- 註冊時間
- 2006-10-2
- 最後登錄
- 2024-1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3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62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楞嚴經淺釋76
所以什麼都要加個我的,老和尚常講這個話,原來是倓虛大師講的。
倓虛大師的講義裡面說,我就想到,一位師父跟另一位師父學,師父又跟他的師父學。我們跟我們的師父學,我們的師父又跟他的師父學,一代一代傳承,這叫法脈。
既然說有一個我的,身體是我的,比方這洋娃娃小朋友的,她不要了,比方這張桌子是我的,用了很久壞掉了,換一個新的,舊的不要了,身體也是一樣啊,這個身體壞了,我換一個,生死輪迴嘛。換一個身體又來這世間。所以身體叫作我的 ,就像楞嚴經裡面講客塵。我們是旅途上的過客,走在生死輪迴的路上,找一個旅社,旅館就是所謂的身體。暫時住一住又離開。客塵,客人不是主人,旅館不是我的,身體我沒有辦法主宰,因為它不是我的。
既然說是有我的,必然有一個我,我是誰呢?就是這個知覺。見聞嗅嚐覺知,它是一個性體,無形無相,但是有知覺的,無形無相有知覺。 人人都有知覺,知覺是不生不滅的,是一個性體,但是我們卻把我的當作了我,不知道身體是有生有滅的,不是常在的。講到這個不生不滅,是我們的知覺。倓虛大師為了讓大家理解得更清楚,
就叫它說成知覺,講它覺比較好。你加了知之後呢,可能又衍生一些誤解。這個覺性本身,分成不同的覺,見聞嗅嚐覺知,人人都有這六種,有六個作用。佛法裡常常講到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所以這六個知覺性也可以說它是一個,就是一個自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