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9-4
- 最後登錄
- 2025-9-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630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921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世紀專欄》溥心畬與他的觀音
台灣新生報 2018/04/09 00:00
溥心畬,本名愛新覺羅·溥儒,字心畬,號西山逸士。是清道光帝之曾孫,恭親王奕訢之嫡孫,載瀅貝勒之次子。藝術史上向有「南張(大千)北溥(心畬)」之說。溥心畬的作品,集詩書畫三絕於一,這與他自幼所受教育與遭遇世變有關。
溥心畬自小受傳統的文史教育,靈氣所鍾,年幼便通曉吟詩作對,號稱「靈童」,及長遊學歐陸數載。清亡後,他隱居西山戒台寺十餘年,潛心讀書作畫;並在頤和園潛心研究經史。今天如遊覽北京,不少當地耆老還能指出其在戒台寺與頤和園的舊居院落。中國書畫講究書畫詩文一體,溥心畬的文史修養成為他作品淵雅溫潤的重要資源。此外,恭親王收藏頗富,又為皇親。故此,相較於同時代其他畫家,他能觀摩臨摹別人難見的內廷宋元藏畫。淵雅的學養、儒雅的氣質加以文人畫的影響,使得溥心畬的作品想沾染三分俗氣都難。
溥心畬山水筆勢流暢、俊逸清新,山水間經常出現的亭臺樓閣、高古人物,搭配寒林、淡雪、孤帆,呈現富麗而蕭索的情致,正如靜水映月,令人一見「清心」。
然而,其山水作品雖然絕塵脫俗,卻不代表畫家心中對塵世毫無熱情。在溥心畬作品沈穩的外表下,隱藏一顆對於慈母的熾熱孝心。本文將談談兩件分別出現在拍場的「童子拜觀音」與故宮博物院典藏的「血書心經」的作品。(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