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7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苦行的次第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5-22 18:09:0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苦行的次第

  大半的人都喜歡嘗甜頭,不喜歡吃苦頭。可是,一個人的成就,常常都是從血汗、辛苦、委屈、忍耐、受苦中,點滴累積而成。像讀書人要經過「十載寒窗無人問」,才會「一舉成名天下知」;科學家經年累月在實驗室研究,種種實驗、忍受失敗,一次又一次重來,等到發明了,甚至得獎了,可以造福人類蒼生。一般學技術,至少要三年辛勞才能出師,而宗教家從淡泊中陶冶自己、磨鍊自己,也要經過好幾年的養成,這些都是一種苦行的精神。苦行的次第有那些呢?

  第一、身體的勞頓: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意思就是先磨練這個身體,讓它勞苦。像在佛教裡,拜佛,一拜就是幾百拜、幾千拜,一坐,就是盤腿子幾個小時,乃至煮飯掃地,一做就是多少年。身體上的勞頓,可以增加心性的力量。

  第二、口腹的飢渴:身體勞頓以外,有時候還要忍受肚子餓,口裡渴,沒有好的吃、沒有好的喝、沒有好的穿、沒有好的睡,能忍受得了口腹飢渴,可以增加精神毅力與耐力。佛教不執著無謂的苦行,但適度的勤苦、忍耐,也是袪除煩惱、捨離貪著的法門。

  第三、逆境的承受: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無論學習、修行,到了一個階段,常常有一些不順的境界會來考驗,你要能承擔、要能承受,承受得了,你就能可以突破,更上層樓;千萬不能灰心喪志,不能怨天尤人,不能退失信心,否則功虧一簣,那就可惜了。

  第四、有無的喜捨:喜捨是一件美好的事,可以自利利他,增添人間善美。尤其人的一生裡,有把東西布施給人的經驗,你更會體會到它的美好。「有」的時候,要能喜捨,「無」的時候,雖然自己都窮困了,更要能喜捨,甚至我的器官、髓腦,都可以毫不吝惜地喜捨布施,會有不同的境界。

  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苦行是每一個人成功的必經過程,無論是什麼人,都應該接受苦行的磨練。正如松柏必需受得了霜寒,才能長青;寒梅必須禁得起冰雪,才能吐露芬芳。如果不經過苦練、不經過苦磨,是不能成功的。

  以上四點苦行的次第,可以作為我們自我訓練、自我成長的方法。

  第一、身體的勞頓。

  第二、口腹的飢渴。


  第三、逆境的承受。

  第四、有無的喜捨。

(星雲法語)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9 14: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