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隨喜功德有四種:有(1)隨而不言。(2)喜而不隨。(3)亦隨亦喜。(4)不隨不喜。隨而不喜,是出於勉強。
譬如有些和尚因政抬而焚身,捨身是捨了,但不是出於歡喜,而是有一種瞋恨鬥爭之心。這叫隨而不喜。
喜而不隨,是歡喜,但不去作功德。亦隨亦喜,是既跟隨去作功德,而又歡喜。不隨不喜,是根本不去作,也不歡喜。
有此四種分別。功是所立的功,德是所作的德行。功是顯著的,德是秘密的。功是人人能看得見,德是有的時候看不見的。
普賢菩薩又對善財童子說:「我再說一遍,所謂隨喜功德這個願,所有盡虛空遍法界,
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國土,極微塵那麼多數的諸佛如來,從最初發菩提心,修一切智慧,精進而不懶惰的修福修慧。」
福是從多方面修成的,所謂「毋以善小而不為」,因為大功德是由小功德積成,「毋以惡小而為之」,
不要以為說個小小妄語,不算一回事,小妾語打多了,就成了大妄語,也不要以為殺一隻螞蟻是小事,
不要緊,殺人是從殺螞蟻開始,微細地方也要留意,注意那些小功德,福就聚積在一起,泰山是由一粒一粒微塵造成的,
福也是如此。諸佛如來為教化眾生,犧牲生命來救助眾生。好像釋迦牟尼佛割肉餵鷹。鷹追一隻雀,
追到修行人那裡,雀知道修行人有慈悲心,雀就飛到腋下躲避,釋迦牟尼佛就保護小雀,
鷹就說話:「你保護雀,令牠活了,那我就要死了,我沒有肉吃就會餓死,你救牠不救我,是不平等、不慈悲,如果你不能救我,就不要救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