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舍利」是梵語,譯名靈骨。有二種:一是法身舍利,指佛所說的十二部經;二是色身舍利,即是佛入滅後,焚化色身所得的舍利。
無論是法身舍利,或是色身舍利,眾生瞻仰禮拜,皆可滅罪生福。故諸佛聖人,由大悲熏修,遺留舍利,普令眾生,禮拜供養,名「分布舍利」。
「所有善根」,概括佛因中修行,所經歷佛剎極微塵數劫,盡空遍界,所修佛剎極微塵數眾多的功德,以及果上所證無量無邊的佛道功德,普賢菩薩,悉皆隨喜。
據西域記說:釋尊入滅,人天悲戚,盛七寶棺,以火光三昧力,焚化色身,得舍利甚多。
當時印度八國國王,備兵而來,爭取舍利。帝釋諸天天王言:天當有分,勿得力競;時阿那婆答多龍王亦言:我等亦應有分,若以力取,恐眾非敵。
因將佛舍利,共分三分,給予諸天,龍王,及人間。八國國王,共分人間一分,各將歸國,建塔供養,後無憂輪王,使諸鬼神,
分為八萬四千寶塔。中國境內,除佛牙外,共有十九塔。如是分布舍利,皆為利益一切眾生,令末法眾生,得瞻舍利者,滅罪生福。所謂:「生有益於時,死有利於後」。釋尊該當之無愧。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