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8-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70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388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如何給人尊重
每一個人都希望能夠受到尊重,但是要想人家對我們好,必須我們自己要能發自內心的喜歡,進而去尊重別人,培養人與人甚至人與萬物間共尊共榮的理念,否則如何能夠贏得尊重呢?就像我們朝山谷中大喊一聲「我愛你」,山谷也會大聲回應「我愛你」一樣。因此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須有四點:
第一、要有愛護大眾的慈悲:《孟子‧離婁》下篇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愛和敬總是相互的,因此應常常自省平日對大眾有沒有慈悲心?凡事有沒有先替他人著想?有關心別人、愛護別人嗎?我們先要「心中有人」,隨時給人慈悲關懷、體諒寬容,才能獲得相同的對待。
第二、要有行止莊重的威儀:《論語》云:「君子不重則不威」。社會上的服務業講究「以客為尊」,重視禮儀訓練。像各國選美,除了智慧才藝之外,也還要有優雅的談吐及莊重的儀表,而佛教更重視「四威儀」的養成。所以一個人說話粗俗不正經,行為輕佻不正派,是無法受人尊重,難登大雅之堂的。
第三、要有道德忠誠的氣度: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培養優秀領導人才,除了專業智能與堪受魔鬼訓練外,「有品德的領導人」更是西點造就學生的重點。因此能否得人尊重,並不全然因為外在條件,或者容貌的美醜來做定論,為人「謀而不忠」,對人不能忠誠以待,自然不能讓人信賴。
第四、要有情理通達的涵養:《佛光菜根譚》云:「道理就是路。」有時候我們被人瞧不起,常常是因為我們自己不講情理,說出來的話、做的事情沒有道理,甚至於對世間與人生的看法也不合理,邪知邪見。俗言:「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這樣性格的人當然人人閃躲。
一個人的人格、品德,必須要有涵養,要有價值,有些人雖富有,但恃財凌人、財大氣粗,被人譏評為「土財主」;也有些人依靠所謂學術專業,顛倒混淆,操弄是非,不但不能受人敬重,還被恥為文化流氓;更有政治人物只貪求個人名利,罔顧百姓福祉,最終也無法得到人民的認同。因此,做人如何給人尊重,以上這四點建議,是可以做到的。
第一、要有愛護大眾的慈悲。
第二、要有行止莊重的威儀。
第三、要有道德忠誠的氣度。
第四、要有情理通達的涵養。
(星雲法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