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1 [複製連結]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8-13 08:29:3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文最後由 STARK_01 於 2020-8-12 11:34 編輯

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印光大師述

般若念佛會編輯







印光大師乘願再來,單提正令,嘉惠後學。而機薪既盡,後人逐彙其嘉言,以使萬流蒙益。其中尤以佛教出版社所編「印光大師全集」堪稱完備。然世事倥傯,時人或難一窺全貌,故李淨通大德,擇其精要,彙而刊之曰,「文抄菁華錄」理顯真常至精極粹,故被化者廣,得度者眾,契機利生,功莫大焉!



本會鑑於工商時代,初機淺識,無暇研閱,故另以問答方式,將文鈔精華,分條列述,提綱掣領,俾讀者於短短數語中,或有心神領會之處,其中一字一句,皆保留文鈔原貌,不敢妄測師意,庶免蠡測之過,並祈暗合道妙,令諸閱者,深知淨土法鬥為一切諸法之歸宿也。是為序。



民國第二丙子年小滿前二日般若念佛會謹識



如何以一言、一句、一偈、一書、略言淨土法要



一言統攝者,所謂淨也。淨極則光通,非至妙覺,此一言豈易承當。於六即佛頌研之可知也。一句者,信願行也。非信不足以啟願,非願不足以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淨土一切經論皆發明此旨也。一偈者,讚佛偈也。舉正報以攝依果,言化主以包徒眾。雖只八句,淨土三經之大綱舉也。一書者,淨土十要也。字字皆末法之津梁。



信願與念佛之關連



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淨土耳。如無信願,但念佛名,乃屬自力。以無信願,故不能與彌陀宏誓,感應道交。須知去卻信願念佛,與宗家之參究無異。若得往生,則因果不相符契矣。蕅益云: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乃鐵案也。



如何得佛法實益



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



懺悔與淨土法門



發露懺悔,于淨土法門,最易相應。所謂心淨則佛土淨也。然既知非,又肯發露懺悔,必須改過遷善。若不改過遷善,則所謂懺悔者,仍是空談,不得實益。



佛怨



今之口談大乘,自命悟道,謂我即是佛,何必更去念佛。煩惱即是菩提,何必斷煩惱。淫怒痴即是戒定慧,何必斷淫怒痴,由是之故,出言則高於九天之上,行事則卑入九地之下,如斯之流,名為佛怨。



念佛十句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



晨朝十念



晨朝十念,儘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唯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



掐珠念佛時宜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 07:2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