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偈頌裡境界很廣大。「十方一切諸眾生」:眾生指六道眾生(凡夫)。六道眾生惡多善少。
假如這些眾生起的是善念,做的是善行(利益眾生的事),我們要盡心盡力幫助他,成全他為一切眾生造福。我們隨喜的功德跟他的功德一樣大。
「二乘有學及無學」:二乘指聲聞、緣覺,是小乘。聲聞有四果。初果、二果、三果,都叫有學。
四果阿羅漢叫無學,無學就畢業了。修學小乘的人,從初學至證果,我也統統要隨喜、要讚歎。
或有同修要問:「我們今天學的是念佛法門,小乘所學我們怎能隨喜?豈不是夾雜!」對,沒錯。
念佛法門把所有一切法門統統包括了。普賢菩薩在此地,是對華藏世界法身大士所講,應當要隨喜小乘。
譬如:小乘所修的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法無我、觀心無常。能常作如是觀,幫助我們心地清淨。
三十七道品,能夠幫助我們功夫成片、一心不亂。小乘修學總是一個方法對治一個毛病,如果我們有相同的毛病,也可取他的方法來對治,作為助修,念佛是我們的主修。
像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都可以採用。如果心地清淨、老實念佛,就不必要了,這些東西在一句佛號裡全包括了,一句佛號功德無量無邊。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