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5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48 [複製連結]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8-22 10:00: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四料簡



若論自力他力,禪淨難易,講得最清楚,最明白,莫如永明延壽大師的四料簡。照四料簡說來,不通宗教的人,固然要念佛。就是通宗通教的,亦要念。雖通沒有證,總要念佛了脫生死。永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大慈大悲,開化眾生。其四料簡是:「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將來作佛祖。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督爾隨他去。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以上十六句四料簡偈真是慈航。望大家注意些呢!要明白這四料簡的意思,先要明白怎麼叫做禪?怎麼叫做淨?怎麼叫做有?怎麼叫做無?拿這禪淨有無四個字看清楚,就明白四料簡的意思。所以將禪有無,略為抉擇一下。所謂禪者,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教中明。大開圓解,澈證一念靈智,本覺理體也。所以要親見本來面目,方能算有禪。否則不能算有。所謂淨者,是淨土三經深信切願求生淨土的法門。要信得真,願得切,行得精進勇猛。所以須有決定不疑的信心,至誠墾切的發願,且有一定不移的行持,才算有淨土。否則不能算有。世人每以為枯坐看看死話頭,就算有禪,悠悠揚的念幾句佛,就算有淨。乃是大錯而特錯了。總而言之,有禪,乃是有明心見性的功夫。有淨土,乃是有念佛往生的把握。這是最要緊的道理。然而明心見性,只是開悟。還沒有證。總不能了生死。「悟得就無生死。」非門內語。當知悟是開眼,悟後才有真修實證的徑路。不悟者未免盲修瞎練,墮坑落坎,因是之故,先須開悟。這是初步功夫。若論要證到家,正須火上添油,加功進步呢。四料簡第一句有禪有淨土者。既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功夫,更能真信切願,求生西方。大徹大悟,力猛如虎。再有念佛了生死的把握,豈非如虎生角麼?曰:「猶如戴角虎。」以自己所悟的,自己所行的,拿出來教化眾生。開眾生眼目,做人天師範。故曰:「現世為人師。」以明心見性人,念佛求生,臨命終時,上品上生。一彈指頃,花開見佛,便證圓教初住位。百佛世界,分身作佛,隨類應現,化度眾生。故曰:「將來作佛祖。」第二偈料簡者,謂未曾大徹大悟,仗自己的力量,難望了生死。所以發願求佛接引,修行淨土法門。故曰:「無禪有淨土。」只要能深信,只要能發願,只要能念佛,無論何人,都可以往生去的。故曰:「萬修萬人去。」若有不懂道理的人,念佛只想求富貴,求生天。此等之人,不能算有淨土。其不得生西方,只怪自己不發願,不能怪彌陀慈父不接引。若能發願求生,總是能去的。既得往生,親見彌陀,聽受妙法,一生便證阿鞞跋致,不退轉位。故曰:「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從此看起來,淨土法門,真是再好沒有的了。第三偈料簡謂雖能大徹大悟,若不發願求生淨土,因未證道,不得安身立命的受用。故云:「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夫所謂十人九蹉路者,謂雖能開悟,而未能實證。故云蹉路。或云:「十人九錯路」者,錯路二字誤也。豈有大徹大悟之禪家,而錯路者乎?大徹大悟的人,未有安身立命的真地位。恐怕生死關頭,未必確能作主。臨命終時,循業流轉,隨多生之善惡業而受生去。可懼可畏!誠不如求佛接引,為最穩當,最靠得住也。故曰:「陰境若現前,督爾隨他去。」此陰境指無始以來善惡業境,非指五陰魔境。第四偈無禪無淨土者,謂一般不知修持的人,既無明心見性的功夫,又無發願念佛的行持,乃是真正可危。罪報難逃,地獄難免。萬劫輪迴,誰為依靠?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4 04:2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