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8-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91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426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大師精品-李可染作品欣賞
李可染擅畫山水、人物、牛,他勇於創新,成為現代中國畫壇上備受推崇的大家,在現代畫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同時,他也工書法,尤其近年來書法受到人們追捧。齊白石老人曾在贈李可染之畫《五蟹圖》中評其曰:“昔司馬相如文章橫行天下,今可染弟書畫可以橫行矣。”
沈鵬先生在《李可染書畫全集•書法卷•序》中說:“書法既是李可染的餘事,也是他的全部藝術活動的重要部分。說余事,因為書法只佔用他從事繪畫以外的較少時間,並且與繪畫的數量比較佔據次位。但是,從書畫理法相同的意義來說,從筆法與結構的最抽象的原則來說,書法就不僅不是餘事,而是可染藝術十分重要的基礎工程了。”李可染先生擅書法,又喜搜書帖,尤愛魏碑,他書法早年學王羲之、趙孟兆頁、石濤諸帖,深得精髓,融會貫通,與早年繪畫一樣入古出新,脫化而出。其上世紀40年代的書法,獨幅作品已極少見,從大多題畫書法看,大都用筆靈活多變,氣韻生動,意趣酣暢,體勢跌宕,與晚年書法的沉重凝練不同。
李可染出生於徐州的一個農民家庭。李可染從小喜歡繪畫,13歲便從師當地畫家錢食藝學習八大山人的山水畫畫法。1923年考入上海美專師范科,1929年考入蔡元培開辦的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院。此時他接觸了油畫,又受林風眠、潘天壽影響,探討傳統水墨畫的革新問題。1932年舉行第一次個人畫展。其創作的《鍾馗》於1937年入選南京第二屆全國美展。
1954年與張仃、羅銘一同旅行寫生。1957年與關良訪問東德並在柏林科學院舉辦畫展,兩年後又在布拉格舉辦畫展並出版畫集。1964年創作了《萬山紅遍》,將傳統的「積墨法」和自己自創的「積色法」相結合。1974年在批黑畫事件中受到批鬥,文化大革命期間停畫6年。1979年當選為中國美協副主席,1981年任中國畫研究院院長,1985年再次當選為中國美協副主席。1989年逝世於北京西城區[1],遺體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來源:三秦書畫名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