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28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正一道派有哪些分支!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1-30 13:41:4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正一道派有哪些分支!

道教正一派,又稱「正一道」或「正一教」,由東漢張道陵天師於蜀鶴鳴山製作道書傳道,創立正一盟威之道,尊太上老君(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最高經典,以符籙法術丹道等為修煉手段。

張天師創派後,其徒尊稱張陵為張道陵、張天師,也稱其道為天師道。天師之職在龍虎山世襲下來,它繼承了南北天師道與上清、靈寶等派的內容,後來又吸收了雷法和內丹術。宋理宗曾敕35代天師張大可提舉三山(龍虎山、閣皂山、茅山)符籙,龍虎山正一天師遂為各道派之首。元世祖也曾命36代天師張宗演「主江南道教事」。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38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這是正一派正式形成的標誌。此後,凈明道、雷法諸派融入正一道,道教符籙各派統稱正一派。同時隨著王重陽的全真教興起,在元朝逐漸形成了正一與全真的兩大道教派別。

正一派以《正一經》為主要經典,不重修持;崇拜神仙,畫符念咒,降神驅鬼,祈福禳災。以張天師為道首,其道士可以不居宮觀而有家室。正一派歷史源遠流長,經過長期發展,加之其他修行學派合併歸之為道教,其下囊括了很多派流,主要代表性的概括如下:


1 龍虎宗(天師道)

龍虎宗即龍虎山正一宗壇。是由張陵後裔以龍虎山為傳播中心的符籙派系。龍虎山在江西鷹潭。據《漢天師世家》、《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等道書載: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曾在龍虎山煉丹修道,丹成而有龍虎現,故名龍虎山,後張道陵第四代孫張盛,魏時自漢中還居祖壇龍虎山,開龍虎山正一宗壇,傳授弟子。

宋元以後,龍虎山天師正一宗壇更為顯重,宋賜歷代天師為「先生,並修建龍虎山宮觀。元朝敕命主江南道教事,後又詔龍虎山天師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龍虎宗則更加興盛,並在道教史上有重要的影響。

龍虎宗以符籙見長,為道教的「三山符籙」(茅山的上清籙,閣皂山的靈寶籙,龍虎山的正一籙)之一。元代由龍虎宗正一教主統領「三山符籙」後,統稱正一符籙,江南民間信奉者頗眾。目前該派主要活動場所為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


2 凈明忠孝道

道教教派之一。始創於中國南宋初 。相傳東晉時江西南昌西山道士許遜修道有靈驗,舉家拔宅飛升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加封許遜為神功妙濟真君,元初 ,西山隱士劉玉(1257~1308)又自稱數遇許遜等仙真,降授凈明道要,遂開創凈明道派,以南昌西山為活動中心,一時從學者甚眾。

劉玉真所創新凈明道奉許遜為教祖,自稱為第二代祖師。 凈明道教義以融合儒釋道為特點。所謂凈明,即正心誠意,教人清心寡欲,使本心不為物慾所動,不染物、不觸物,清靜虛明而達於無上清虛之境,此之謂凈明。其說蓋有取於佛家常言心性本凈本明之義。倡言凈明 ,旨在使修道者心念和行為皆符合封建倫理規範,自覺遵守忠孝廉慎寬裕容忍之道,做忠臣孝子良民。

凈明道極力強調忠孝大道,維護封建綱常,因而得到元明兩代不少重臣儒士的服膺稱讚。該教日常宗教活動以符籙齋醮為主,因而後逐漸歸入正一道。目前該派主要活動場所為江西西山萬壽宮。


3 茅山派

道教教派之一又稱之為上清派。南朝齊、梁著名道士陶弘景所創。尊三茅真君為祖師,故名。此派主修上清、靈寶和三皇等經書,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後聖金闕帝君、太上老君等為最高神,該派代表人物除陶弘景外,隋唐時有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高道輩出,隱若道教正宗。及宋稍衰。北宋時與龍虎山、合皂山同為道教三大符籙派,號稱三山符籙。元代以後歸併於正一派。

上清派奉持的主要經典有《上清真經》、《黃庭經》等。道教教義與醫學相柔合的養生、修真古籍,以七言韻語描述人體五官、五臟,六腑諸神,更推廣至全身八景神及二十四真之形象與作用,恆誦經典中神名及存思諸神形象,可以消災怯病,不怕豺狼虎豹、又能臟腑安和,卻老延年,其修煉內容有胎息,固精鍊炁,符籙諸術等,但主要內容還是以存思、存神為主要內容,即以精思凝想守護己身之神和存思與符籙並重的合二為一的修持方法。目前該派主要活動場所為江蘇句容茅山道院。

4 清微派

為符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始於南宋,流傳於元至明初,清初間亦有傳承。該派自稱出於清微天玉清元始天尊,故以清微為名。清微派著有道法,《清微大法》、《神烈秘法》、《齋法》、《丹法》、《玄樞奏告儀》等皆為著作。

該派以行雷法為事,主天人合一,以內練為基礎,輔以外法。強調誠於中,方能感於天;修於內,方能發於外。清微派在南宋形成之後,至元代,取得很大發展,名目甚多。鄭所南《太極祭煉內法序》:「正一法外,別有清微法雷,名逾數百。」

元代清微派,仍以黃舜申一系所傳最盛,他的弟子分為兩支向南、北發展,一支以福建建寧為中心,傳行於南,一支以武當山為中心,傳行於北,從而使清微道法很快傳播於大江南北。

5 神霄派

神霄派為符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產生於北宋末,流傳於南宋至元明。 「神霄」之名,來源於《靈寶度人上品妙經》。該經根據古代天有「九霄」、「九重」之說,指認其中最高一重為「神霄」。代表人物為王文卿、林靈素。

宋徽宗頗為推崇神霄派,並自號「教主道君皇帝」。神霄派以傳習五雷法為事,謂行此法可役鬼神,致雷雨,除害免災。這是神霄派區別於其他道派的主要特點。其理論基礎是天人感應與內外合一說。謂天與我同體,人之精神與天時、陰陽五行一脈相通,此感必彼應;而其基礎又在於行法者平時的內修(內丹修煉),行法者內修功行深厚,風雲雷雨可隨召而至。

6 天心派

天心派為符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創始於北宋,流傳至元代。 天心派肇始於北宋道士饒洞天,被稱作「天心初祖」。

饒洞天,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初為縣吏。據稱,某夜夢神人告曰:「汝用心公平,執法嚴正,名已動天矣!」 夢覺見華蓋山上有五色寶光,上沖霄漢。尋光掘地,乃獲金函一枚,開視,有玉籙仙經,《天心經》。

7 西河派

雷法神霄派的支派。亦稱薩真君西河派。北宋末薩守堅,得張繼先、林靈素、王文卿雷法之傳,寓泉州,以道術名世,門下弟子從游者數百輩,稱西河派。

薩守堅,宋代道士。蜀地西河人,自稱「汾陽薩客」,號「全陽子」薩守堅少時本為醫師,因醫術不太高明,開藥而反使病人不治,於是棄醫從道。相傳薩守堅於陝西路遇神霄派創始人王文卿、林靈素及龍虎山三十代天師張虛靖,三道人各授一法與薩守堅,一為咒棗術,一為扇疾術,一為雷法,薩守堅依法行之皆驗。 薩守堅後用咒棗濟貧拔苦,用雷法鏟奸除害,用寶扇為民報冤。

8 南宮宗

南宮宗別名靈圖、符籙、天罡。其法門有陰陽、五行、六壬、奇門、神符、秘咒、罡令、禹步、假形、解化,實即精於法術的符籙派道教,祖述九天玄女、鬼臾區。又云:南宮宗者,望氣知方,遁世密法,趨吉避凶,劍氣除邪,或假形而蛻化隱影。及放者為之,則魘盅術、魑魅行,狂惑四方,顛倒黎庶,而不容於世。

9.靈寶派(閣皂宗)

靈寶派始創於東晉末年。為早期道教派別之一。由東晉末年葛巢甫在古《靈寶經》傳授基礎上進一步造作「靈寶」類經典之後所肇建。靈寶派受上清派(茅山派)的影響,在存神、誦經、修功德以及輕丹鼎、貶房中等方面與上清派相似,但在注重符籙科儀方面則近於正一道。認為「齋直是求道之本」,其齋戒禮拜儀式在道教各派中最為完備。

該派重視勸善度人,奉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為最高神,後稱「三清」。其經典、教義教理、科戒儀範等對後世道教影響甚大。與龍虎山,茅山一同為三山符籙之一。

10 東華派

東華派自稱其教始於元始上帝和靈寶天尊,祖述靈寶道士徐來勒、葛玄、鄭思遠、葛洪,尤以南朝宋道士陸修靜為其宗祖。據此,可知該派乃是從靈寶、閣皂宗分衍出來的一個支派。

東華派以元始上帝、靈寶天尊為最高神,以《靈寶度人經》為主要經典,崇尚齋醮科儀。編纂有道法與齋醮方面的經書,元朝以後東華派即融入正一道而不單傳。

11 閭山派

閭山派,又稱閭山道、閭山教等,是一個華南道教重要流派,流行於中國大陸的福建、廣東、浙江、江西、江蘇、湖南等地,與海外的台灣、東南亞。

閭山派是在唐宋年代所形成的,以供奉閭山九郎、蒙山七郎、趙侯三郎、張趙二郎等為法神,並且吸收了靈寶派的符咒科儀,成為了南方最為重要的教派之一。 除了以許真君為教主外,還有以三奶夫人(陳靖姑、林紗娘、臨水李奶夫人)為法神的三奶派,這些派系絕大部分都是以驅邪收妖,押煞納福來服務民間,而法師又分為紅頭和黑頭兩種,也叫做紅頭師公和烏頭師公,紅頭師公主要是處理上面的事情,而烏頭則是處理下面的事情,因此都非常的有分別。

12 排鼓櫓教

排教是排鼓櫓教的簡稱,中國古老道教中正一道的一個支派,是以社會底層平民為核心自發組成的。起源於古代湘江、贛江中運駛木排者以符籙為人治病除妖,以後形成教派,曾流行於湖南、江西等省沿江各地。木排,即木簰,故又稱簰教。排教教義的核心是嫉惡如仇,扶危盡力,以法為本,不負師承。 排教上千年歷史的源遠流長,千年來朝代的更替,戰亂、瘟疫等天災人禍,也讓這些排頭之中真正是藏龍臥虎,幾乎囊括了中華大地上所有法師流派的道統。而湘陰的排頭祖壇上一直供奉有排鼓櫓祖師神位。

13 太一教

太一教 (太乙道) 太一道為金初中國北方興起的三道派之一。流傳至元代,後併入正一道。太一教的得名起於該教對太一神的崇奉。其教傳行「太一三元法籙」。

太一的含義是元氣混淪,太極剖判,至理純一,又是秦漢以來道教所奉祀的神。三元指天、地、水三官。從淵源上說,太一教屬正一派系統。蕭抱珍所傳行的太一三元法籙祈禳呵禁,治病驅邪,適應民間需要,不久以符法靈驗名世,信從者很多,其影響及於山東、河北一帶。太一教以符水祈禳為主事,但也重內煉。它以心靈湛寂、沖虛玄靜的內修功夫為本,以符籙為輔,二者並行不悖,這與同時的神霄、清微諸派特徵一致。

14 梅山派

梅山派是道教在中國南方的一個支派,尤其在南方少數民族中流傳甚廣。此派教義主要以驅鬼捉邪為目標。瑤族社會中鬼魂崇拜歷來比較盛行,這也是以驅鬼捉邪為特點的道教教派的教理教義和道法科儀能夠被瑤族群眾所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派道法科儀有較多與原始巫教融合的痕跡。比如師公做法事時要請未婚女歌手協助唱歌娛神。此派還有一些古代儺儀的遺留,也是其道法科儀與原始巫教結合的一個典型例子。此派強調的是「濟世」,以驅鬼祈神為主要的手段。

15 淮南教

淮南教又稱玄皇教(元皇派),稱為「正一玄皇」,祖師的聖號亦稱為「正一玄皇會上趙侯聖主」,而祖傳的法印也有「太上正一」的字樣,而現今明確記錄淮南兵馬、趙侯錄等等之類的文字,也是存在於正一派的典籍之中。如是等等的線索,皆說明了淮南教後期主要受到的是正一派的影響。

後期正一這個道教符咒術綜合的派別的影響,具備了道教符咒術應該具有的一切特點。

16 另外還有正乙教由天師府的樓法官創立,

還有一支正一教有張繼先天師創立的,

武當山玄武派、也是屬於正一道範疇,還有三豐派、坍塌派、自然門、······有的歸正一有的歸了全真。

【紫宸道】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7 09:3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