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印度大吉嶺
「大吉嶺」原為藏語,意指「雷聲轟隆作響的高地」,是一個位於印度東北與尼泊爾交界、喜瑪拉雅山高地的小鎮。這裡也是世界知名大吉嶺紅茶的產地。歷史紀錄上大吉嶺開始種茶是在西元1841年,當地種植紅茶的歷史超過150年,最初由英國人種植,從1866年的39個小茶園,年產量 21公噸,到現在總共88個法定莊園,分散於海拔1,800~2,100公尺的8個山谷。隨著全球商業繁榮,時至今日大吉嶺已經是茶葉中非常知名的產區,也正如此,根據統計大吉嶺茶年產量8000-11000公噸,然而市場上銷售量卻達到40000公噸,代表著仿冒及偽造的行為非常常見,因此購買正統大吉嶺需認明其官方標章”一個印度女子手拿一芯二葉”的圖樣。
大吉嶺產區之茶樹以中國小葉種為主,因當地氣候因素,每年約可採收三次分別為:
春摘(First Flush)
每年大吉嶺紅茶的第一摘,採收期約在三月上旬至四月,由於茶葉剛渡過冬眠期採收量極少,且嫩芽含量極高因此市場價格昂貴。茶葉外形屬於OP等級,由於氣溫因素,發酵不完全故帶著綠茶般的色調,具有精油似的各種花香及青果香,滋味爽口。
夏摘(Second Flush)
採收期為五月至六月底,具備了味道、香氣與茶色三大要素,又稱為初夏的紅茶。有著花果香、熟果香及麝香葡萄香氣。澀味強勁,茶色為橘紅色。最適合的品味方式為第一杯單獨飲用,第二杯再加牛奶。
秋摘(Autumnal Flush)
秋天採收的大吉嶺是每年最後一期採收的紅茶,價格是一年當中較便宜的,採收期為十月至十一月。香氣是熟成水果且深紅的茶色中有著強烈口感及濃郁的澀味,適合加牛奶一起飲用。
在大吉嶺茶區,不同於阿薩姆茶區以CTC作為主要製程,在大吉嶺主要是Orthodox為茶葉製程,這是因為儘管Orthodox較CTC費工耗時,卻可保留茶葉的天然色澤、原始風土氣息和滋味,也是一種對茶葉的重視及品質的象徵。
此外,大吉嶺茶也針對茶菁採摘標準做一系列的分級,紅茶分級經由幾個關鍵英文陳述茶葉特徵,並將每字母第一個字組合成分級標示。
全葉等級(Leaf Grade)
●FOP(Flowery Orange Pekoe):指以Tip和OP的部位製成的全葉等級(Leaf Grade)的茶
●Golden Tip:摘取最頂端之毫尖製成,外型為金黃色。
●Sliver Tip:摘取最頂端之毫尖製成,外型為銀白色。
●Golden Slivers:手工嚴格挑選含大量毫尖、外型美麗、最高等級的FOP製成。
●Flowery Slivers:同Golden Slivers只是次一等。
●OP(Orange Pekoe):芽尖往下數第一個嫩葉,普遍外型成細長的線形,有時會含有毫尖。
●P(Pekoe):芽尖往下數第二個嫩葉。
碎葉等級(Broken Grade):表示沖泡時間要較短。
●BP(Broken Pekoe):白毫碎葉。
●BOP(Broken Orange Pekoe):橙黃白毫碎葉。
●(Tippy Golden Broken Orange Pekoe):金黃芽尖白毫碎葉。
細碎葉茶等級(Fannings Grade):比碎葉更細小。
●(Broken Orange Pekoe Fannings):細碎的橙黃白毫碎葉片比BOP更小。
●PF(Pekoe Fannings):細碎的白毫碎葉。
(講茶學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