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4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禮祝下鄉:驅瘟逐疫祭典中的王府行儀》出版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2-2 01:43: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禮祝下鄉:驅瘟逐疫祭典中的王府行儀》出版

勁報 2021/02/01 01:01

【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由市府文化局與蔚藍文化合作出版的「大臺南文化叢書第9輯」之《禮祝下鄉:驅瘟逐疫祭典中的王府行儀—臺南、東港、漳州比較研究》,近日已出版發行,本書特別由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謝國興教授帶領讀者,深度走入莊嚴的王爺祭典,踏查保留在民間信仰裡的儀禮。

「臺南學」系統性基礎文化庫的建構,一直是文化局努力的目標,透過多元建置模式,一步一腳印,慢慢累積,「大臺南文化叢書」為其重要一員。「大臺南文化叢書」的編輯方向,因應新文化政策與時俱進,第9輯開始不再預設專題,由各文化層面挑選具前瞻性研究議題,再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廣度研究。本輯邀請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謝國興教授田調研究,出版「王府行儀」專書。

臺灣迎送王爺祭典及建醮活動在清康熙年間就有文獻記載,三、四百年間一直十分頻繁,但配合王醮舉行王府科儀的宮廟並不多見,其中「臺南西港慶安宮」大約從清道光年間開始每三年舉行一次的王府行儀最稱完整,也最具有儒、道在民間信仰儀式實踐上完美搭配、交融合作的典範意義。謝國興教授指出,驅瘟逐疫是華人社會從古至今普遍存在的民俗文化,最晚從明代開始,漸有結合王爺信仰及以船送瘟的民間信仰活動,其中閩南地區的王醮尤其普遍。不過,明清時期王爺信仰雖然在民間社會相當蓬勃,卻始終不被官方認可。

文化局指出,本書著重分析臺南慶安宮、金唐殿、長興宮的王醮與王府行儀,同時與屏東東隆宮、漳州地區宮廟等進行比較,就其王府空間格局、王府人員編制、王府行儀流程與文化傳承,進行詳細的記錄與論述。書後並附有謝國興教授工作團隊完成的西港慶安宮2018年戊戌科王府行儀紀錄片《告朔餼羊:西港玉?慶安宮王府行儀》。

《禮祝下鄉:驅瘟逐疫祭典中的王府行儀—臺南、東港、漳州比較研究》每冊新臺幣450元,有興趣的市民朋友及文史研究者,可於實體、網路書店購得;另亦可向文化局文創發展科洽購,電話06-2149510轉24。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8 05:3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