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學生學什麼
每個人一出生,就開始學習,嬰兒時學吃奶,再大一點學走路,到了學齡前,就從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到研究所,一路都是在學校學習。讀書上學,當然學愈多愈好,甚至出了社會、成家立業、職場上班,還是有許多專業訓練課程要學習;無論在那裡,無論老少,學習是終身的,都可以稱做學生。到底學生要學什麼?有四點意見:
第一、學做人的道理:有云:「人不學不知義」,古人從《三字經》、四書、五經開始讀起,就是先學習做人的道理,它教你從灑掃、應對、進退,再到三綱五常、四維八德、服務社會、與人和諧等等。學會了做人道理,懂得處世,能夠知理知事,知人知情,才能在人生立足,對家庭、同儕、社會有所貢獻,否則不明白做人的道理,讀再多也是枉然。
第二、學習明白善惡:人在世間,至少要明白是非、善惡、好壞,要有所分別。是的、善的、好的要接受,非的、壞的、不善的就要去除。你不能善惡不分、是非不分、好壞不分,那就成了「鄉愿」了。甚至在世間不行善而作惡,這種負面的人生,到最後會被大眾厭惡、淘汰。因此,學習明白善惡,是人生重要的大事。
第三、學習生活技能:學很多道理,滿腹經綸固然很好,但如果滿口仁義道德,卻不能實踐,在生活上就派不上用場。因此不能空口說白話,必須學習一些生活上的技能。例如:打電腦、基本的烹飪、水電技能等,那怕是開計程車、做個小店員,總有一技之長,會做一些事情,用自己的能力、時間,賺取自己的所得,養家活口,就不會是負面的人生了。
第四、學習聖人之道:學習要有目標,沒有目標,怎麼學也都學不會。既然有心要學,就不能學凡夫,整日只為貪瞋愚癡、嫉妒瞋恨,生活在困擾、煩惱中。要學,就要學聖人,他不為小事計較,他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胸襟,凡事以大眾為先,以大方向著眼,這種偉大的情操,是我們的榜樣。人人能學習做聖人,世間會愈來愈美好。
人生不能只是浮生若夢一般,不切實際。要能為自己的人生做最好規畫,以上四點,上至聖人之道,下至做人處世之道、基本生活技能,這些不只是學生要學習,也是我們終身所要具備的。
第一、學做人的道理。
第二、學習明白善惡。
第三、學習生活技能。
第四、學習聖人之道。
(星雲法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