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8-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70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389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的三皈依是什麼?成聖成賢,莫不從此,三皈依起首。
玉清、上清、太清
蓋性命生死,大事因緣,微妙秘密,難可見聞。最上乘解脫妙法,若無師真垂慈開示,引誘靈機,安能頓悟大乘正宗,漸入虛無妙道,而不致墮落邪見,錯入旁門也耶。
所以未能明道之士,先皈依經。未能明經,先皈依師。若能皈依師寶,則經寶可聞於不聞之中。能聞經寶,則道寶可見於不見之際。昔日之不可見聞者,一旦豁然貫通,皆由皈依師寶之力也。自然解悟真文,得明正法,超脫生死,不落輪迴。
陽台宮
此三皈依,乃昔之聖賢,度人入道,第一步上升之路,第一重入德之門。成仙成道,成聖成賢,莫不從此,三皈依起首。
三寶者,道經師也。道本虛空,無形無名,非經不可以明道。道在經中,幽深微妙,非師不能得其理。若不皈依三寶,必致沈淪邪道,顛倒昏迷。凡修真學道之士,志心皈命者,須作難得遭逢之想。
第一皈依無上道寶,當願眾生,常侍天尊,永脫輪迴。
第二皈依無上經寶,當願眾生,生生世世,得聞正法。
第三皈依無上師寶,當願眾生,學最上乘,不落邪見。
道士冠巾
但我所說皈依三寶法門,須要皈依真三寶。何以故?
大眾!如今三皈依視為泛常,早晚在聖像之前,日誦禮拜而已,並不曾嚼破皈依端的,為何而來。故爾畢競沈迷邪法,不免輪迴。如何得明大道,得脫生死哉!
且說如何皈依身心意三寶之法。大眾!汝等各各志心諦聽,我今說明皈依身心意三寶之法,使汝等破暗除疑。
太清道德天尊
皈依真三寶者
皈依身,使眼無見,聞無聞,臭無嗅,舌無嘗、手無妄動、足無妄行,不染邪淫巧濁,躬行苦行,勞其筋骨,餓其肌膚,惰其肢體,舍其形骸,則師寶可得而感矣。
若要皈依,惟有一法,能制此身。須是行持戒律,收伏狂骸。以四大威儀為主,行住坐臥,約束端莊。使耳不聽聲,目不視色,莊嚴妙相,端正慈悲,人見歡喜,又生恭敬者。戒律拘制狂身,變為法體,而師寶可皈矣。
大眾!此身情性容顏肢體,俱從胞胎長就。眼視耳聽,足動手搖,口說舌嘗最非長久善良之物。善用者,則成仙佛,成聖成賢;不善用者,則成魔成怪,成鬼成畜類。向上一轉,則天堂可登;向下一轉,則地獄可到。何況大眾,既已出家欲超生死?必須皈依此身,方為妥當。不然則六根外用,三毒內生。萬禍千災,九魔十難,皆由身起。如何能修行入道?
上清靈寶天尊
皈依心,使機無障礙,則經寶可得而悟
然欲制此心,又須持行戒律中冥心入定,勒馬兜鞭,迴風熄焰。此心無明火發,便以忍水克之。化烈焰為慧風,變無明為大智。移惡因為善果,解哀怨為歡娛。撥聲色為浮埃,轉怠慢為恭敬。無起昏垢,不辨是非,得失推移,旋轉動盪。自然氣定心平,心平氣定,而經寶可皈矣。大眾,既將定力,攝服血肉狂心,便浪靜風恬,波平月起,,慧通經蘊,智達經詮。
大眾!此心異變,如風吹海,起落不測,轉輾難憑,不可測度。今欲皈依此心,當明此心是一團血肉結成,更非長久善良之物。食聲娛色,不畏犯法遭刑;甘食好甜,那顧喪身失命。種種禍因,皆是此心招遙起首。六賊先鋒,七情魁帥。若欲修行而不自皈依此心者,豈能降魔伏怪,七障除邪,悟透元機,得明正法,精參宗旨,直入上乘。
玉清元始天尊
皈依意,使念無生滅,則道寶可得而明
大眾!若不皈依此意,此心必難安定。若欲安定,皈依此意。慧光自然郎照,覺悟便可一一了明。此念未動之前,湛然澄澈。此念一萌之際,為邪為正。不昧靈光,機由樞轉,星隨斗移。此意誠,生死之權可執。此意不誠,輪迴之柄誰操。
大眾!自己心中意寶,一念真純,上可通天,下能格冥。鬼神失色,由此意;日月失明,由此意;造化失權,由此意;陰陽失常,由此意;妖魔遁跡,由此意;人物消失,由此意。三界內外,惟意為尊。放之則有,收入則無。縱橫自在,莫非此意。
葛洪
上朝元始為祖氣,中歸靈寶為梵氣,下依太上為真氣,
直伸普廣為浩氣,凝聚溫和為元氣,慈悲仁惠為陽氣,
慘戚怒罰為陰氣,貪嗔躁暴為血氣,淫殺盜妄為邪氣,
執著蔽塞為魔氣,兇殘暗昧為妖氣,劫刻冤抑為怨氣,
身不皈依師寶,偏縱凶強。
心不皈依經寶,多昏迷暗。
意不皈依道寶,雜難紛更。
偏斜不誠,不誠則失中,失中則慧光不生,定力不固,戒行不嚴,神不能凝,氣不能聚,精不能化。是故身不能修,心不能定,意不能誠也。
大眾!我今明將大道,直指人心。若不急早降伏身心意,化為三寶真身,度出輪迴,然後皈依世上先覺先知道經師三寶,不枉了出家一段好因緣也。若有能依戒定慧三大法門,行持信切,不生游移退悔者,當知此人,決定成道。
(花自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