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8-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74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397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貧富差距M型社會
貧富差距M型社會
~群體競爭的必然~
~有限資源的競奪~
~難道是物競天擇~
貧富差距逐年加大幾乎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至今為止尚無解方,就以台灣為例,根據台灣金融研訓院的研究統計:
1、有三成的台灣民眾沒有儲蓄。
2、有47%的人,一週內無法籌出10萬元。
3、超過10%的人遇緊急需求時,無法獲得任何形式借貸。
4、只有36.9%的民眾有餘裕,可以透過金融機構借款來購屋、投資。
5、逐漸消失的中產階級。
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隨著低薪、高房價,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過日子越來越困難。貧富的原因如果說因循惰怠、那自該貧也;但如果是勤奮努力亦如貧的話、那就是大環境出了問題?擁有掌管大環境者自當是這些王臣們。當「眾王臣們」在哪裡爭奪時,有否想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該關心這些生活在收支平衡線上下掙扎的民眾了。
面對這樣的時代,有專家提出要我們在薪資不漲的「大債時代」,該如何透過理財規劃,做到有效儲蓄,是現代人的必修課,例如:
1、民眾必須要了解必要的金融知識。
2、要去了解自己的財務性格。
3、要能夠盤點自己本身的財富資源。
可是呢~真的就行的通嗎?還是投機才是正道?
而宗教家會開示言:
1、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2、夠用就好、何需在意多寡。
3、一切都是命、命中注定啊!
4、凡事看開、看開就好了!
5、這是每個人的人生功課、或是業障矣?
這~又能解你心中之惑嗎?
而道教對於人生的所謂財富論,有受生債、《籙庫受生經》、《受生填還》等等的論述,這些經典何嘗不是對我們人生貧富的啟示而得以釋懷也。
(台灣道教總廟 玄義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