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5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點推薦] 「花東」台東‧綠島人權文化園區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7-25 14:01: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台東‧綠島人權文化園區


被稱為綠洲山莊的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在1972年完工後,台灣各地政治犯被移置此處監禁與進行思想改造。(記者許麗娟/攝影)

「在那個時代,有多少母親,為他們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長夜哭泣」曾在綠島服刑的作家柏楊,在綠島的人權紀念碑留下這段話,白色恐怖時期,綠島曾經囚禁了上千名的政治犯,無數的家庭因而破碎。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林靜雯提到,綠島最早的監獄是日治時代所設立的「火燒島浮浪人收容所」,後因天災損壞而廢止。戰後,台灣省保安司令部於1951年設立了新生訓導處。


重建的新生訓導處第三大隊的營舍裡,以等比例模型呈現政治犯在一天勞苦的勞動與思想改造結束後,於就寢前少許的自由時光。(記者許麗娟/攝影)

當年新生訓導處共有3個大隊共轄12個中隊,每個中隊超過上百人,每天進行勞動以及思想改造,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政治犯發揮所長,在艱困的環境下發揮己長、艱苦求生,當年的醫務室就是由醫師政治犯所組成,各種專科俱有可比擬一間小型醫院,也曾救治綠島鄉民,傳為佳話。若是「新生」在島上不幸身故,又無人認領屍體,則會埋葬在附近燕子洞面海的山坡下,被稱為「13」中隊。

1965年之後,新生訓導處剩下的政治犯漸被移回台灣本島,但1970年武裝抗暴的泰源事件後,興建了稱為「綠洲山莊」的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將政治犯又集中至綠島,與新生訓導處不同,綠洲山莊是高壓監視的監獄,今日遊人一踏入綠洲山莊八卦樓裡的空間,就能體會空間的壓迫與中央監控區六角形的設計,讓守衛的視線無所不在。


綠洲山莊八卦樓中央的設計是六角形的形狀,方便管理人員監控每一個方向的牢房。(記者許麗娟/攝影)

綠洲山莊在解嚴、幾經更迭後,成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新生訓導處早已不存,但在2008年重建第三大隊的營舍,並以栩栩如生的人物模型,呈現政治犯在此拘禁的生活樣態,林靜雯說重建第三大隊除了是重現這段歷史,也是回應當年曾在此受難的政治犯的期待,讓更多國人能身歷其境,而綠洲山莊的牢房亦有部分復原為當時的樣貌。


進入綠洲山莊前有一座「不平坦草原」,以潛入地下的設計暗喻白色恐怖時的黑暗時期及不平等待遇,牆上刻著政治犯的名字與服刑長度。(記者許麗娟/攝影)

DATA
電話:(089)671-095
地址:台東縣綠島鄉將軍岩20號
資訊:每日08:00~17:30。免費參觀。

FB:綠島人權文化園區

【多看這一點】台北馬場町紀念公園
綠島代表了白色恐怖的「監禁」,是國家對政治犯肉體的規訓,而判處死刑,執行槍決是對生命的剝奪,白色恐怖超過千位死刑犯遭槍決,據真相和解促進會統計,1950年至1955年是槍決的高峰期,執行地點多在台北新店溪的河灘地,其中以馬場町最為知名。

今日的新店溪河畔已轉為市民騎車、散心的好地點,但在1950年代,不時有槍聲在溪畔乍響,許多為找尋國家更美好未來的人們,成為抗爭者,卻不幸被判死刑,他們倒下的馬場町,成了公園,記念1950年代,有群台灣年輕人為追求更好的社會,成為抗爭者,卻不幸遭獨裁政權逮捕槍決倒下之地。


公園中央有一座紀念土丘,前方的黑色紀念碑寫了紀念緣由。(記者臺大翔/攝影)

DATA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水源路堤防外
資訊:全日開放。免費參觀。

※以上訊息如有異動,請以現場公告為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3 12:5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