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3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士」之概述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8-10 01:08: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士」之概述

~~~何為道士?

「道士」之稱始於漢代,但當時指稱的範圍較廣,除“五斗米道”、“太平道”的信徒之外,一般的方士、術士及一些道家亦稱為道士;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道人又是對僧人的稱呼,「道士」之稱謂甚至與當時佛教僧侶的稱謂互相混淆。直到隋唐時期,「道士」及相應的稱謂如道人、羽人、羽士、羽客、黃冠等,才逐漸成為道教神職人員的專稱。

《太霄琅書經》曰:“人行大道,號為道士”,此為古代先賢對於道士的定義。《太霄琅書經》又說“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據此可對「道士」更深層次的理解。

身心順理,將之分為身體與心靈兩部分,亦可理解為道家的性命雙修。在身體順理的部分,根據地球與太陽相對位置所劃分之「二十四節氣」,其反映季節、氣候、降水量與物候現象的變化,而人體氣血於筋絡之運行亦受節氣變化之影響,因此維持人體健康需配合大自然之運行而調整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在心靈順理的部分,則依循大道所體現的道理。道德經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又云“萬物作焉而不為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經中亦強調大道無為、清靜自然的概念,由此可遵循「道」的德行,從而讓我們更幾近於「道」。

至於“惟道是從,從道為事”,對於大道所體現的道理,在學習的過程能從中有所感悟,且將感悟付諸實際履行。此外,亦要宣揚大道的道理,讓更多人能夠從中找到人生真諦,使自己擁有更好的生活。再者,對「道」的遵從更要奉道專一,且要堅定不移。

~~~學習道士之門檻?

道教「四大天師」之中,創立道教的張道陵天師,於東漢末年在西南蜀地立教、教化人民,不論官宦世家、僕人、四方蠻夷皆可學道受籙;又道德經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可知「道」並不會因為貴、富、賤、貧而遠離或親近,但卻伴隨著有德和善良的人,由此可知入門學習道士的門檻並不高。

雖說入門學習道士的門檻不高,但要入得道門習道,卻得要努力學習。學道艱辛,要成為一名「稱職的道士」,首要即是持經奉戒、參悟大道;其次學習齋醮科儀以及其他諸般事物,然後經由行科演法、講經說戒等方式以傳道宣揚,讓民眾更加瞭解道教,從而能心有所依,正向、積極、樂觀面對生活。

~~~「出家道士」與「火居道士」

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區別,金元以前,都是不出家的道士;直至金代全真教等興起,制定了出家制度,仿照佛教規定,道士不蓄妻、不茹葷,須出家住道觀,遂形成”出家道士”和”在家道士”兩類。因此,有妻室而不出家的道士便被稱為“火居道士”,以區別出家道士。「火」在此意指凡俗生活之意。火居道士雖然可以娶親蓄子,但是也要持戒奉齋。

~~~如何做好一個道士?

學道之人,當持經奉戒。經以為徑,經以載道;經者,徑也,近道之階。經由誦讀經文、把持戒律,可以讓我們自身的心靈得到昇華,以使我們更能夠去體會「道」之意涵,並持續地將感悟履行實踐。
再者,當學習齋醮科儀,及其他諸般事物。經由這些學習,可以與民交流,如此更可傳道弘教,使民破除迷惘,從而能夠有正向、積極且健康的心態以面對工作與生活

玄義宮科儀團


來源: 臺灣道教總廟玄義宮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2 10:0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