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4-29
- 最後登錄
- 2023-10-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5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20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阿彌陀佛是成佛之後才稱呼為佛。
經文可沒說成佛後的阿彌陀佛有發四十八願,
是無量劫前,成佛之前,無數前世之一,法藏比丘發的願。
一個是一尊佛,有多種身及圓滿解脫十力四無畏,
一個是凡夫眾生,只有能力有限的色身及流轉生死的無明心,
兩者的身心是完全不一樣,
發願的就是法藏比丘這個身心。
不能說是阿彌陀佛的願。
佛教徒應該單純又如法的照著經文描述的是法藏比丘發願,這樣說才對。
~~~~~~~~~~~
為何發願?
法藏比丘發此大願,就像年輕人,立大志做大事發大願,
願望在成佛那時段,做件轟轟烈烈的大事,
讓人信服他的無比的神力,
證明他有資格做佛,
世尊特別說出此四十八願,
也鼓勵諸天龍神八部人非人所有聽法眾生以此為模範,
同樣能夠發大願,去努力精進修成佛道,
~~~~~~~~~~~
發四十八願的意義就如下經文:
「佛告阿難。爾時法藏比丘。說此願已而說頌曰
我建超世願 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
我於無量劫 不為大施主
普濟諸貧苦 誓不成等覺
我至成佛道 名聲超十方
究竟靡不聞 誓不成等覺 」
由此可知,法藏比丘建超世願的目的,就是為了要非常大的決心精進努力的達成無上道,
(我建超世願 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
這個願望不滿足,就誓死不成佛,
如此,
他發願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設立一個很高的目標,
讓他有這個動力與衝勁,從此以後要精進努力的修到很高深,一直修到成佛,
假設他能成佛的時侯(設我得佛),要展現出大能力,有能力做到這四十八願,才要成佛,
做不到,就不成佛,
這也表示他做佛的能耐是經得起考驗,是真實不虛的,是真有能力度眾生的,
就這麼單純的發願,也讓大家讚美的,
連地神也震動大地表示讚賞,
「於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滿如是大願。誠諦不虛超出世間深樂寂滅」
這句白話解釋:就是皆會修行所有的四十八大願,
非常真誠的,不是世間的無常變化,而是像永恒的寂滅狀態,
所以雖經過很多年,很多來世,也會記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