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744|回覆: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往生西方是一場空-----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複製連結]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9-1 18:46:3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是以前這論壇一位壇友在推廣,
他的理由就是這部經很簡短,做成小冊子,容易攜帶閱讀。
他的立意良善,是好的,可是也有不好的一面,
就是經文太簡短很容易讀膩,也不太需要動腦筋。

那他為什麼要推廣此部經,其實是當中有句經文,如是經文:
(決定生於清淨佛土。是人臨終定得親見阿彌陀佛菩薩大眾而現在前。)

。這句經文看起來就像是會被阿彌陀佛帶到極樂世界,
雖然說的不明確,可是想想,若非要把人接引去,又何必現身,是不是?
原來這位壇友是典型的極樂迷,以為讀此經就容易往生。

以前,我讀此經也覺得好像是如此,就是讀誦受持此經,是可能會被接引往生。
不過後來我就忘記這部經名,只是心裡一直記得有此經,直到這幾天才找到。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1-9-1 18:47:28 |只看該作者
2
現在讀了就發現,想要因這部經能往生有難點,分成二項:

第一項困難,這部經是世尊在世時對當時的大眾說的。
  如是經文:(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
諸天龍神王(各與無量諸眷屬俱。來入此會。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薩。)
這麼多無量大眾,好不容易聚集在法會上,
世尊才講這一些佛法,就勞師動眾,會不會太離譜?
不過這不是我要探討的。

世尊說的佛法是可以延傳後代,
但是此句(是人臨終定得親見阿彌陀佛菩薩大眾而現在前),
就是世尊只保證當時值佛世的聽法眾生有這利益,
或者是滅度後的幾十年內才有可能。
至於在世尊滅度後,經過這麼多年的今時,可沒有這肯定,要阿彌陀佛自己決定。
但是阿彌陀佛的動向,一向成謎,這是第一項困難。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1-9-1 18:48:24 |只看該作者
3
第二項困難:
就是修到符合條件也不容易。
如經云:(非諸眾生有少善根而能聽受。能聽受者即為承事供養於我。
亦為荷擔無上菩提。是人當得辯才無礙。決定生於清淨佛土。
是人臨終定得親見阿彌陀佛菩薩大眾而現在前。
我今在此耆闍崛山諸菩薩眾所共圍繞。彼臨終時亦如是見。
當知是人即為已得無盡法藏。當知是人得宿命智。當知是人不墮惡道。)

從這段經文可知,受持此經的人要能修到:
一,(亦為荷擔無上菩提),
    無上菩提在幾部經典中都有提到如發無上菩提心,願求無上菩提等等。
     只是這蠻抽象的,別人都看不出來,連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荷擔無上菩提,就是這困難。

二,(是人當得辯才無礙),這就真的困難了,此人要能學識淵博,
     引經據典如數家珍,於佛法是問無不知,是有真才實料。
現在許多人在論壇上是猶如辨才第一,比起以前的高僧都要高明好幾倍,
那是他們仰賴網路搜尋及電腦文字工具程式的輔助,而能表現得如此令人讚嘆,那叫便材吾愛。

三,(當知是人即為已得無盡法藏)
    無盡法藏通常是指諸佛無盡法藏,

已得無盡法藏的意義應該是先能做到廣說諸佛無盡法藏。
肯定不容易。
   

四,(當知是人得宿命智)
     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我得宿命智  能知一切劫   自身及他人  分別悉明了)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沙門瞿曇知宿命智力者。如實能知自身過去一切生處。有色無色種性 名字。
飲食色貌形相苦樂壽命長短。念他有滅生於他有。如知自身知他亦爾。)
從以上經文可知,宿命智是可以知道自己及他人的過去世生活。
那小時候的情形可不可以知道?當然也可以。
所以要測試有沒有宿命智,就找幾個他不認識的人來,
看能不能猜出他們以前各讀哪所小學,哪所幼稚園,猜得中,宿命智。
猜不中,俗命仔。

------

這部經的意思就是指真正受持此經的人,要在年齡很老,離死不遠之前,
應當能得到上述四項能力。不用百分百得到,有百分之六十也合格。

若看不出有得到呢?意味著受持不到家,那也別夢想佛會來接引。

大家都知道,幾乎所有老人都是一付智力減退,記憶力減退的模樣。
有些人連昨天做什麼事都忘記了。

總結,會有人受持此經,而修到有成就,應該是找不到,因為正如我說,這部經太短,
內容法句也不特殊,讀幾遍之後就讀膩了,逐漸就放在書櫃冷藏。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21-9-1 18:49:17 |只看該作者
4
從我介紹的幾部經典中,可了解,世尊是認為凡夫應該在此娑婆世界修到有明顯成就,再往生極樂比較適當。
這意味此娑婆世界閻浮提人世間是適合凡夫修行的地方。也意味極樂世界裡比較不適合凡夫修行。

俗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又有詞曰:(是日已過,壽命亦減,如魚少水,斯有何樂)。
在這世間,人的生命有限,有時間上的壓力,會讓修行人懂得珍惜時間修行,再加上人世間有天災人禍各種困苦,所以知道精進勤修,迴惡就善脫離苦海。

但是在極樂世界,我是不曉得什麼狀況,如果是依照他們所想像的是很長久的壽命及安樂的生活,那麼人的修行力會降得很低,因為他們沒有壓力,不修行也能過好日子,就不當一回事,既已脫離苦海,又何必修行,所以有些人說極樂世界是修行的地方,這當然是一種掩飾的說詞,怕被譏笑為貪圖享樂。

因此,我認為阿彌陀佛不可能來接引一般凡夫去,因為不適合,徒然增添麻煩。

總之,終究沒有人知道極樂世界的生活情況,現在最好的選擇,當然是相信世尊的旨意,尚未修行有成的人,就乖乖在這娑婆世界精進修行即可。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21-9-1 18:51:00 |只看該作者
5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是大
智精進善巧。證無言法獲妙辯才。是處非處不相違反。善調身心具諸解脫。常遊三昧
不捨大悲。慚愧為身智慧為首。多所饒益如大寶洲。了知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
有言說。於真俗門洞達無礙。深明實際不住其中。善能分別而無所受。雖厭生死常護
世間。周遍十方有大名稱。於真妙藏寂然宴息。雖現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諸有勉濟眾
生。平等教誨志常賢善。平等憐愍心無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淨。成就如是無量功德
。其名曰勝思惟菩薩。法震音菩薩。妙身菩薩。法輞菩薩。辯積菩薩。持地菩薩。持
世菩薩。大名稱菩薩。具諸辯菩薩。千容相菩薩。功德山菩薩。蓮華眼菩薩。蓮華面
菩薩。珠髻菩薩。妙音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皆如童子色相端嚴。於此眾中而為
上首
  爾時觀自在菩薩。與恒河沙等紹尊位者諸菩薩俱。殊勝見菩薩與無央數天帝釋俱
。虛空藏菩薩與無量菩薩及無量四天王眾俱。大勢至菩薩與無量億梵天眾俱。遍吉祥
菩薩與無量婇女俱。普賢菩薩。不空見菩薩。星宿王菩薩。離疑菩薩。息諸蓋菩薩。
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各與無量菩薩眾俱。其中亦有無量諸佛。自變其身作菩薩像。
尊者舍利弗。摩訶目乾連。摩訶迦葉。如是等大阿羅漢。各與無量聲聞眾俱。那羅延
等無量天眾。乃至恒沙國土日月諸天。威光照耀悉來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
復現。猶如聚墨對閻浮金。婆樓那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美音乾闥婆
王。無擾濁迦樓羅王。各與無量諸眷屬俱。來入此會。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薩。
咸於本土啟請如來。與諸四眾同時到此。各持種種出過世間殊好供養。奉上於佛諸菩
薩已。即於會中坐蓮華座
  爾時勝思惟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
尊。我今欲請二字之義。惟願如來垂哀見許
  佛告勝思惟菩薩言。善男子。欲有問者隨汝意問。如來不為一眾生故出現世間。
為欲利益無量眾生而出現耳。於是勝思惟菩薩。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諸菩
薩所應永離。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何者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佛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來威神之力。乃能問我如是深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
汝說 善男子。有一種法菩薩應離。所謂欲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
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瞋怒。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善男子。復有
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愚癡。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
。所謂我取。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疑惑。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
所謂憍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懈怠。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
謂惛眠。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愛著。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
永離
  善男子。汝復問我。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善男子。謂諸菩薩非己所安
不加於物。若諸菩薩守護此法。即是能持諸佛如來一切禁戒。何以故。自愛身命不應
殺生。自重資財不應偷盜。自護妻室不應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
順如來語者。於此一法常當憶念。何以故。無有眾生愛樂於苦凡有所作悉求安樂。乃
至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為自他皆得樂故。善男子。以如是義我說此言。非
己所安不加於物。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
  善男子。如汝所問何者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善男子。無有少法是如來覺。何
以故。如來覺者無所覺故。善男子。一切法無生是如來覺。一切法無滅是如來覺。一
切法離二邊是如來覺。一切法不實是如來覺。善男子。諸業自性是如來覺。一切法從
因緣生。是如來覺。因緣之法猶如電光。是如來覺。以因緣故而有諸業。是如來覺。
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來覺。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
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懷子故名為藏。若智生時反照其本。如是法性為般若波羅蜜之
所攝藏。是故名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來覺。善男子。諸法實
性一味解脫。是如來覺。一味解脫是即名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相法是如來覺。云
何一相。所謂諸法不來不去非因非緣不生不滅無取無捨不增不減。善男子。諸法自性
本無所有不可為喻。非是文詞之所辯說。如是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當佛說此莊
嚴王離文字普光明藏法門之時。有十地菩薩所見微塵數眾生。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復有如是微塵數眾生。皆發聲聞辟支佛心。復有如是微塵數眾生。在地獄者皆
得離苦生人天中。無量菩薩得入初地。無量菩薩得百千三昧。無量眾生悉蒙利益無空
過者
  爾時佛告羅睺羅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當受持。說是語時。會中有九十億菩薩
摩訶薩。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當受持如來所說法要。於此娑婆
國土最後時中。見有其人流通為說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經典者我當擁護。令其志願皆得滿足。所
以者何。能持此經是法器故。爾時世尊。普觀眾會而作是言。諸仁者。我此所說甚深
方廣希有法門。非諸眾生有少善根而能聽受。能聽受者即為承事供養於我。亦為荷擔
無上菩提。是人當得辯才無礙。決定生於清淨佛土。是人臨終定得親見阿彌陀佛菩薩
大眾而現在前。我今在此耆闍崛山諸菩薩眾所共圍繞。彼臨終時亦如是見。當知是人即為已得無盡法藏。當知是人得宿命智。當知是人不墮惡道。善男子。我今說此一切
世間難信之法。設有眾生作五逆罪。聞是經已書持讀誦為人解說。所有業障咸得消除
。終不受於惡趣之苦。斯人即為諸佛菩薩之所護念。在在所生諸根具足。蒙佛灌頂五
眼清淨。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見是人已成佛道
  佛說此經已。勝思惟等一切菩薩。及諸聲聞天龍八部。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Rank: 4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21-9-2 22:51:23 |只看該作者
師兄
您對文字的解釋是是以一般的文字觀念解讀

這樣很容易曲解經典的意思

末學舉例:

金剛經: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請問師兄這是甚麼意思呢?



金剛經中怕人誤解,經文中有說明: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經剛經中多處宣說受持讀誦功德
如果以師兄之意..會不會覺得這樣功德來的太容易了..

但如果師兄了解:
云何受持讀誦,為人解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那會覺得經剛經宣說受持讀誦功德那麼不可思議無有邊..
會誇張嗎?

相對而言對整部經典是否更能明白奇義理呢?

如果以一般文字解說受持讀誦
那就落入知見
也將錯誤思維

師兄您看經典中有非常多這樣的狀況..
還請深思..
金剛經: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21-9-4 18:31:39 |只看該作者
去看流星雨 發表於 2021-9-2 22:51  
金剛經: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修習無相 不取於相

不取於相=無相
無相,才能如如不動

金剛經說,如果能修行無相,其功德 遠勝於佈施珍寶


Rank: 7Rank: 7Rank: 7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21-9-6 19:46:37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fffkkk 於 2021-9-6 19:49 編輯

(天)怪力亂神這東西並不難懂、也不難理解

只不過是人們自已去搞個(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東西

讓自已去胡亂瞎搞

尤其佛教是最會搞這讓人難去理解的玩意

人類理解了二千年

我很奇怪的一點???

就是理解不出來???

Rank: 4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21-9-7 15:40:36 |只看該作者
serendipity 發表於 2021-9-4 18:31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修習無相 不取於相

不取於相=無相

是阿..

這裡有一個邏輯
清淨遠勝於慾望

只是我們一般人無法感受到這樣的法喜..
金剛經: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5 14:3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