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龍王降雨全過程!與監督使者測量雨量和範圍!
祈雨求豐年是中國水崇拜原始文化的內涵之一,在古代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國度裡延續、傳承。於是,遇有乾旱時節祈求甘霖,成為中國民間較為普遍的信仰。
在民間,這天上的雨水歸龍王掌管,想知道龍王怎麼降雨嗎?這一組龍王廟壁畫展現了龍王降雨全過程。
壁畫現存于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宗艾鎮尚家寨。據清代嘉慶七年(1802)的《重修龍王廟碑記》碑碣碑文記載,壁畫的作者叫傅汗千。這幅壁畫歷經二百一十多年,期間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至今仍能保存完整,鮮豔如新。
這組壁畫便是《龍王出巡布雨圖》,圖中有近三十個人物,講述了龍王降雨的全部過程,依據民俗學家按照現代社會的管理模式的分類方法,人物可分為三類:管理層、實施層、監督層。
因為行雲播雨是關係到天下蒼生的大事,上界歷來也十分重視。下不下雨,下到什麼分寸,要由玉皇大帝親自決定。
當然,畫面中玉皇大帝雖沒有露面,但有他的“書判”——天使到場,畫中,天使正在宣讀“雨簿”,這“雨簿”就是玉皇大帝頒佈的降雨的詔命。
實施層的主要人員是五位龍王,他們分別是青龍、黑龍、黃龍、赤龍、白龍。
龍王為什麼是五位?歷史上的戰國時代,五行學說大盛,地分東西南北中;色分赤黃青白黑。青龍居東方;黑龍居北方;白龍居西方;赤龍居南方;黃龍居中央。
五位龍王左手持雨缽,右手持柳枝,正向人間遍灑甘霖。
協助他們降雨的首先是雨師,只見他頭戴束髮紫金冠,胯下淡青色神獸——麒麟,手中的法器及動作,和龍王類似。
專司打雷的稱為雷公,雷公上身赤裸,壯若力士,左手持鑿,右手持錘,環身轉鼓,分列四周,一看便知性格急躁火爆。
雷公的妻子是性情溫順的電母,她雙手高舉兩面明光閃閃的神鏡,在打雷之前,先發射閃電,照亮下界,好讓雷公分清善惡,免得暴躁的丈夫誤傷無辜。
負責興風的是風婆,大雨來臨之時,她極力驅動神獸,神獸口中立即生出陣陣狂風,風助雨勢,雨借風力,滂沱大雨,傾盆而至。
監督層
行雲播雨,事關天下蒼生的生死存亡,玉皇大帝自然不會掉以輕心,他除了親自下詔之外,還派出監督層,實施全程監督。
監督層首先是雨官,他是玉皇大帝的書判,他的職責是上稟民情,下傳旨意,替上級監督下級工作。這樣的大事,他要實施全程監督。
其次是四值功曹。他們分別是值年神李丙,值月神黃承乙,值日神周登,值時神劉洪。他們要監督布雨的時間是否應時,布雨的範圍是否合理,布雨的程度是否適中,然後稟報玉帝。
還有一位忠於職守的監督者叫四眼老翁,他四目圓睜,手持鐵矩,在一絲不苟地丈量布雨範圍和降雨的深度。有如此多的神仙監督,哪位龍王敢不戰戰兢兢、盡心盡力!
龍王廟西牆是《龍王得勝回宮圖》,畫中人物和《龍王出巡布雨圖》中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負責監督的眾神已經對布雨過程表示滿意,紛紛退居邊角位置,而雨神及五位龍王則趾高氣揚,滿臉得意,正在享受著勝利的歡悅!
在畫面的右下角,有兩位面對行雨行列的老者,一位是城隍,另一位是土地,面對龍王,打躬作揖,感激有加。這是代表天下眾生,感謝天降甘霖。
龍王廟在我國北方省份是修建較為普遍的一類寺廟,因為北方每年降雨量極不穩定,對農業影響很大。當地的人們對龍王十分崇敬,希望龍王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