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法二門
道法二門係指同時修行道教「正一派」及閭山法教「三奶派」的道法傳承者。在家中宗壇或齋醮內壇的八卦乾位,皆安設「道法二門香火口傳宗師神位」,或書「道法二門前傳後教歷代祖師香座」,發表時必有獻狀請宗師與所屬官將,演出科儀前必至宗師神位前默禱,禮請護持指導,故稱「道法二門道壇」。
臺灣道法二門道壇,據調查淵源於漳州及鄰近廣東的詔安、平和等縣發展而成,目前在臺灣的分布,北部為臺北縣市、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宜蘭縣等;中部地區為臺中縣市、彰化縣市及雲林縣等「福佬客」(閩南福佬化的客家人)聚落。
在道壇上所用的科儀書誦念與道曲吟唱使用一種正音,而異於泉籍道士的泉州腔音;經懺之名通常題稱「正一」某經。由道壇使用的經典內容、文檢運用實況,皆稱「奉祖師三天扶教正一靜應顯佑真君張天師」主盟法事,可知此派道士所行的確為正一派的科儀傳統。
三奶派法師身分的行法事跡,早在初期臺灣方志,如陳夢林《諸羅縣志‧風俗志》有「客仔師」、《彰化縣志‧風俗志》有「紅頭司」(客家之紅頭法派法師)等名稱的記載。此類道士主行吉慶醮事,不作新亡者超薦性功德的喪祭齋事,僅作中元普度、建醮末日普度等公眾性普度,因頭纏紅布,也被俗稱為「紅頭道士」。平常在自家設壇或依附廟宇為信眾服務,以小型道門科事與三奶派小法營生。道門行事如拜斗、安太歲、安神位,拜天公,或是作一天三獻以至五朝大型建醮科儀;常見的小法事,如為人祈子、安胎、栽花換斗、斬桃花,為生命中遭遇諸種厄運舉行消災解厄則為祭解,以及史志所記載紅頭司擅長的「進錢補運」醫療驅邪儀式。
------------------------------------
道、法二門的另一說法
道門跟法門、所謂二門一般來講都是法師自我分別。
【道門】就是指道士在道場科儀的演化、包括齋醮道場科儀、宮廟慶典的一些科儀法事,如建醮科典對廟宇的委員、信眾與行法科儀的道士而言、皆是一項虔誠而莊嚴的宗教活動,(醮)的本義是祭、拜表上章、以祝告天神地祇、而(齋)即是度亡超荐的幽法,一般醮典多稱(金籙道場)而齋科則稱(玉籙道場)或(黃籙道場)因為啟建道場必須(請籙)(籙)是神的秘籍,因此醮祭的目的、無論是為祈神、酬神或禳拔災厄、敬備祭品以禮拜天地神明、延聘道士團、以科演儀式為其核心、而道士所安排的儀式則以建醮的主旨為依據、道教的儀軌亦稱科儀,每一個醮典或齋會道場都包括許多的科儀如:升燈揚幡、玉壇發表、啟師請神、開光點眼、宿啟、捲廉、分燈、進表、朝斗、朝科、及開路、沐浴、破獄、拔度、普施、幽冥等等不勝枚舉,醮科分為(清醮)(瘟醮)(水醮)(火醮)(土醮)(牛醮)等等區分,分門別類均有制定,俗稱的(三朝醮)(五朝醮)(慶成醮)(三獻醮)則係指舉行朝科的次數之謂,朝即朝禮之意、科目也很多、但仍以(早朝三清)(午朝上帝)(晚朝青玄)亦有早朝普化、晚朝天師等,係以醮會的範圍而異,或是(祈安禮斗道場)(中元普渡)(宮廟慶典)等等、因需求排出一定的法事程序,其目的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時無災、八節有慶】以如正一派、靈寶派等等的法事內容。
【法門】是指神壇科儀三壇小法法事、以閭山大法院的法主公、三奶夫人、普庵祖師、徐甲法教等等法派、內容有:清壇請神、調營犒賞、關乩坐禁壇、旺事業招財利、藏魂蓋魄、開天羅地網、爬刀梯、釘梯、過關度限、關落陰、牽亡魂、打獄城、過火(竹頭火、火炭火、金紙火、七星爐火)、入火安座、補財庫、開財庫城、煮油淨宅、驅逐邪煞、收驚祭煞、消災解厄、進錢補運、(地府添錢補運、天曹進三官或五斗)(做獅場)延年益壽等等法事。
最主要【道法】的觀念除了內在的修練、【集思存神、意境轉換、起心動念、心裡有數、念茲在茲、陰、陽轉眼間】等等,還有知識學勢職能的提升。
另外在體能、呼吸的配合應用上、必需要由經驗與持之以恆的訓練學習,一步一腳印的累積下來、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方面只說或只聽、永遠不會進步,就象許多法門的師兄弟或同道、常勸我不要跟做道場法師、指導(法索)的使用口訣或法場的訣頭、但是卻要我無私的教授,所以我不能認同、要就不說、要說就不能藏私去誤導、而且許多法事如果沒有基本功夫、除了做不出氣勢、還會累的半死、而且這都只是一點點皮毛、只能說是互相研究討論,不能算是【師傳口授】的範圍。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