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科儀 ── 「宿啟」
道教科儀名稱。宿,預先;啟,稟告。宿啟是道士在舉行正式齋儀前、齋潔懺悔,禮拜十方,啟告齋事目的的儀式。《靈寶玉鑒》卷一三稱,“宿啟者,正齋前一日,取吉時,建壇設席,補職說戒,宣科勵眾,關聞三界,即是啟告之夕。非正齋行道之日也”。
中國古代祭儀要求祭祀人齋潔身心,《禮記•坊記》有“七日戒,三日齋”句。道教承古儀,要求道士齋醮前潔身淨心。北周《無上秘要》有授度齋辭宿啟儀品和靈寶齋宿啟儀品,卷四八引《金匱經》“啟事”稱“謹有同道某郡縣鄉里男女某甲”,“歸命大道,並撰辦香燈供養之儀,求乞齋直。某等職任所世,敢不申奏”,“即日概相攜率,齊到某處,依法清淨”,“某等及某家大小,清蕩宅舍,消滅妖穢,明旦晨曉,依法行道”。道教各齋並非均行宿啟儀,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卷五六述“陸簡寂所撰靈寶道土自修盟真齋儀,則不宿啟”,金允中也稱“廣成無此科,系出靈寶法”。宋明時宿啟儀曾普遍進行,近現代道教齋儀很少行宿啟儀,而改在正齋請師前隨儀啟告。
齋醮科儀名詞。指修齋建醮啟始之朝奏為宿啟。南宋王契真篇《上清靈寶大法》卷五十六:〝夫宿啟者,本自然朝也,乃齋法之祖,建齋之始,必先行自然朝。朝者,只發爐啟聖,禮方懺悔,三啟三禮也。繼以敷露宣詞說戒,補職宣禁〞。
不過,並非所有的道教齋儀都需要舉行宿啟儀式,如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王契真編)》卷五十六記載,南朝劉宋陸修靜時代的「靈寶道士盟真齋儀」就不需用宿啟科儀。道教的宿啟科儀在宋明時代較為盛行,但近現代則很少舉行宿啟儀,一般都是在正齋「請師」前隨儀啟告。
《靈寶自然思神儀訣》
法曰:天地之化,聖人之道,在乎無為自然而已矣。蓋無為自然者,乃不勉不思之謂也。其不勉不思之中,淵乎似萬物之宗者,實天人之大本也。然而能體誠敬,會天人,而一致於道者,故科教有朝修之道焉。其朝修者,日有三時,建壇行道,禮謝朝元。以取夫晝夜三接,日宣三德之義。至於三日而九朝,亦法其九陽之數。則九頓九奏之誠備矣。其旨有之曰:寶珠神化,太一含真,五炁朝元,三花聚頂,此內景之謂也。飛章列符,行科演道,謄詞進表,懺謝禮方,此外景之謂也。故凡外景之設,實本乎內景之妙。自非深明夫內外之道者,其孰能究其體用哉。今以即夫道之體,其小無內,萬殊而一本也。以極夫道之用,其大無外,一本而萬殊也。然則又當明其所以為體者,存於有而無迹。其為用者,本於無而有為。由此觀之,則將致廣大而盡精微,合內外而兼體用。而言之者,亦莫非無為自然之妙矣。則朝修祇對之際,其可忽諸,奚有間哉。
夫宿啟者,正齋前一日,取吉時建壇設席,補職說戒,宣科勵眾,關聞三界,即是啟告之夕,非正齋行道之日也。
師曰:明晨行道,續更啟聞,至日行道。方入清旦初朝,乃知宿啟關奏,不在正齋行道之限。應齋者並在前一日,沐浴,宿齋所。至日吉時,率眾具威儀引高功法師,詣師前立定,請齋官燒香,授齋詞與高功。然後高功於師前,關白齋意。夫齋法精嚴,諸天上聖並降監臨,每事須合法度。迺至都講讚唱詠謂,亦須緩急得宜,不得遲留稽延。凡高功啟奏之時,東向平立,執簡曲躬,調聲正炁,直詞小語,朴略典素,不得過有繁飾。凡諸祈禱,先有悔過,然後請事。
凡高功行道登壇,皆香水盥漱,名曰蕩穢。出亦盥漱,名曰閉真炁。
平旦寅時,當思青炁從肝出,如雲之陞。匝繞壇殿,青龍獅子,備守前後,仙童玉女,天仙地仙,日月星宿,五帝兵馬,監齋直使,三界官屬,羅列左右,即宣五星都呪。
正中午時,當思赤炁從心出,如雲之陞,匝繞壇殿。朱雀鳳凰,守備前後。仙童玉女,三界真仙,日月星宿,五帝大魔,十方神仙,兵馬監齋,直事萬靈官屬,羅列左右,即宣命魔神呪。
人定亥時,當思白炁從肺出,如雲之陞,匝繞壇殿。麒麟白虎,備守四方。仙童玉女,天地真仙,日月星宿,五帝兵馬,監齋香官,三界官屬,羅列左右,再宣五星都呪。
閉目,內思五嶽五真五帝,備守身中,金華映蓋一體,作金色,從肺出頂後。圓光如日之像,使照明十方,內外玄同。獅子鳳凰,麒麟白鶴,四靈八卦,隨方列布。祥雲瑞氣,匝繞壇場。諸天眾真,森羅慶會,仰觀太上三尊,居天寶之優。左有三十六部尊經,右有玄中大伕師,恍如黍米之天,萬神備守。次運自已一炁,上朝泥丸,自一生三,從三化九,作九光圓像,煥映萬天。自己真人上朝至尊,心奏所陳,依科行事,無不孚感者矣。各朝行道,俱用此法。
夜,夜禮十方一,皆從北方而起,次東北方,東方,南,順至上下方。蓋眾星拱北之義,故先朝禮於北方也。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