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25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教與儒教有什麼區別與聯繫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10-30 01:12:5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教與儒教有什麼區別與聯繫

區別:

1、道家講「出世」,儒家講「入世」。

道教認為,個人修養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於個人的修煉,跟別人沒有關係,主張遠

離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塊地方修煉。道教的修煉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運用內丹和外丹進行修煉。所謂內丹就是氣功,外丹就是服用長生不老藥。而修煉內丹和外丹都是個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遠離社會,所以,道教是主張"出世"的。儒教是主張參與社會的,而且主張個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參與社會的過程中才能實現。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標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際上是把人自身的發展與對家庭、社會的貢獻緊密聯繫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張"入世"的。


2、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道教主張以生為真實,追求延年養生、肉體成仙。道教認為,人的生命由元氣構成,肉體是精神的住宅,要長生不死,必須形神並養,即有「內修」「外養」的工夫。儒教是法,要求如何做人,每個人應該怎麼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滅人慾」,哪怕削足適履也要人來適應宗法社會的綱常,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3、道、儒兩教各有特徵。

道家在傳承的過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條比較隱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歡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視對全民的「普及義務教育」。道家傳授弟子特別重視弟子的「根性」,也就是所謂「天資」。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這塊料,道家就不會收你做弟子。儒家主要是在讀書人中進行教育。他們不像道家的隱逸,也不像佛家那麼普渡眾生,主要通過學校教育來傳布教義和思想,所以儒家弟子往往是「書生」。


4、修行方法的差異。

道家的修行方法是重視修持心性,就是著重心性的磨練和自我把握。道家的修行多選擇在深山清淨之地,所以一般人往往難以看到道教徒。儒家往往把讀書本身作為一種修行方法。儒家雲「腹有詩書氣自華」,意思是你讀書用工,方法得當,你就變得精氣神十分旺盛,身體素質和人的氣質都會得到巨大的優化,看起來會相貌堂堂,氣宇不凡。


聯繫:

道教與儒教它們都要求克制人的感官欲望,主張人不要被身體本能牽制和奴役,回到人心靈的自然寧靜。兩教都把心靜定為人生的追求,一切的說教和修行都是為了使人達到心靈的寧靜。

(青雲客)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 15:4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