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26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教儀式───「濟度齋」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11-1 01:16: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教儀式───「濟度齋」

道教儀式的分類名稱,即外齋。與“極道齋”或“拯道齋”相對。明代《洞玄靈寶玄門大義》中“釋戚儀第七”稱:“論齋功德者。宋師舊舉六條,今家大明二種:一者極道,二者濟度。

極道者,《洞神經》云:心齋坐忘,極道矣。濟度者,依經總有三籙七品”。三籙,指金籙、玉籙、黃籙等齋。七品,指三皇、自然、上清、指教、塗炭、明真、三元等齋法。


外齋

指道長為他人他事而進行的齋儀。多為集體舉行,唱、念、做俱全。《金籙大齋啟盟儀》稱:“外齋者,登壇步虛,燒香懺謝,即古人禱祠祭祀之餘意也。”外齋會登法壇步太虛,燒香懺悔拜謝,這是繼承了古人禱祠祭祀的精神。外齋在早期道教的時候有指教齋、塗炭齋等簡單齋儀。南北朝時,相應的道教齋儀漸趨繁複,外齋的名目很多。陸修靜天師在《洞玄靈寶五感文》中有“以有為為宗”的“靈寶之齋”,齋法包括金籙齋、玉籙齋、黃籙齋、明真齋、三元齋、八節齋、自然齋、洞神三皇齋、太一齋、指教齋等的記載,並讚歎這些齋法“軌范洋洋”“恢廓宏偉,難可備言”,儀軌莊重,恢廓宏偉。唐五代時,外齋又增添九天齋、九幽齋、正一齋、洞淵齋等多種。《道門定制》卷六稱:“廣成先生曰:齋有二十七等,備在三洞經中。”齋法到這個時候發展到二十七等。到南宋時,又簡化為金籙、玉籙和黃籙三種齋法。外齋的內容和功能幾乎涵蓋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參與外齋的道長的數量也很多。

外齋也被稱為“濟度”。《洞玄靈寶玄門大義》稱“論齋功德者......濟度者,依經總有三籙七品。”這裡的三籙七品的齋法,即是用以普度眾生的外齋。濟度齋法,需要請道長舉行,對齋主則要有誠心向道、散財等要求。

《云笈七簽》卷三七引《本相經》稱:“濟度者,謂回心至道,翹想玄真,願福降無窮,災消未兆。又云虔心者、唯罄一心,丹誠十極,燒香禮拜,唯求於道:舍財者,市諸香油八珍百味,營饌供具,屈請道士,及以凡器歸心啟告,委命至真,內泯六塵,外齊萬境,冥心靜慮,歸神于道克成道果。永契無為、救濟存亡,拔度災苦,隨其分力,福降不差,功德輕重,各在時矣。”

濟度是持齋者回心向道,懸想玄真,虔心祈願諸天神聖列位尊神降下無窮福惠,消除尚未萌芽的災禍。《洞神經》雲:“濟度者,依經總有三籙七品。”用以普度群生的濟度齋法,依據經典總共有三籙七品。


三籙七品

三籙七品是道教齋醮儀式的傳統分類。原用於齋儀的分類,後來也用於醮儀的分類。三籙即金籙齋、玉籙齋和黃籙齋,七品指三皇齋、自然齋、上清齋、指教齋、塗炭齋、明真齋、三元齋等。《海瓊白真人語錄》記載:“夫三籙者:一者金籙齋,上消天災,保鎮國王,惟帝王用之;二者玉籙齋,救度人民,請福謝過,惟妃後臣僚用之;三者黃籙齋,濟生度死,下拔地獄九幽之苦,士庶通用之。七品者:一者三皇齋,求仙保國;二者自然齋,修真學道;三者上清齋,升虛入妙;四者指教齋,禳災救疾;五者塗炭齋,悔過請命;六者明真齋,拔九幽之魂;七者三元齋,謝三官之罪。此等諸齋,或一日一夜,或三日三夜,或七日七夜,具如儀範。”
三籙齋裡的金籙齋能上消天災,保鎮國家和文化,古代的時候是帝王、國家使用。玉籙齋能救度廣大人民群眾,能請福佑拜謝悔過,皇后、貴妃、大臣、官僚等適用。黃籙齋能救濟生民超度死者,拔出地獄九幽的苦楚,一般的士人百姓都適用。

七品齋裡的三皇齋適用在祈求仙真,保鎮國家;自然齋適用在修真學道;上清齋適用在升虛入妙;指教齋適用在攘除災難,救濟疾苦;塗炭齋適用在虔誠悔過,向上天請命;明真齋適用在超拔九幽地獄的魂靈;三元齋適用在拜謝三官大帝消罪賜福。這些齋法有的是一天一夜,有的是三天三夜,有的是七天七夜,具體的依科儀規範來定。

三籙七品之說系按齋醮儀式的不同使用範圍和功能分類,約從南宋起,已然成為道教中流行的齋醮儀式分類方法。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3 09:2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