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40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調酒] 白蘭地調酒之王- 側車 Side Car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謝絕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12-14 00:58: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白蘭地調酒之王- 側車 Side Car

喜歡喝調酒的各位應該會發現,似乎白蘭地基底的經典調酒比較少。若要選出一杯最具代表的白蘭地調酒,那非 Sidecar 側車莫屬。

側車的配方簡單,就是基酒白蘭地、橙酒和檸檬。但是越簡單的東西就越難,如何將三種簡單的材料,調製成一杯平衡的側車,就十分考驗調酒師的功力了。


側車酒譜(根據國際調酒師協會):

●50ml 白蘭地
●20ml 橙酒
●20ml 檸檬汁

將所有材料與冰塊倒入雪克杯中搖盪混和均勻,常用的杯型為雞尾酒杯或馬丁尼杯。有些人會使用糖口杯,但不是絕對。製作糖口杯的方式很簡單,與製作鹽口杯相同,只要先將萊姆塗抹在杯口上,再用杯口碰觸砂糖,就會有一層糖沾附在杯口上了。

側車的配方也屬於常見的「基酒+酸甜」這個公式,許多經典調酒如 Sour 系列、戴克莉、琴蕾都是。除糖漿,把甜換成橙酒也很常見,例如龍舌蘭基底就是瑪格麗特、琴酒基底是白色佳人、威士忌基底則是沉默的第三者等。

君度橙酒 Cointreau & 柑曼怡 Grand Marnier


雖然國際調酒師協會的酒譜是這樣,但實際上配方比例卻有許多不同。例如在古早的調酒書中,第一次紀載側車的酒譜是 1:1:1,但之後也有出現 2:1:1 的比例,還有推薦以 8:2:1 的配方調製出比較不甜的版本。「硬搖盪 Hard Shake」的創始人上田和男先生則是用4:1:1 比例,好搭配hard shake的特性。

此外像是日本知名調酒師岸久先生調製的側車,也與常見的調製手法十分不同。

他會先在倒入少許的君度,滾動雪克杯讓杯壁沾附君度後再倒掉多餘的酒。接著改用柑曼怡(Grand Marnier)這種白蘭地基底的橙酒,與白蘭地、檸檬汁混和均勻,保留了君度的香氣又帶有更多的果香。順帶一提,岸久大師的搖盪法真的頗具可觀性,看看下面的影片就知道!

側車的起源

側車其實就是裝在機車側邊的座位,在許多電影中都可以看到。雖然現在加裝側車並不常見,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因為它的高機動性而作為軍用非常流行,這杯調酒的名字就是源與這種交通工具。

側車的起源最常見的說法是在 20 世紀初一戰時期,一位美國上尉在巴黎酒吧點了一杯白蘭地調酒,調酒師端出的調酒就是現在這杯側車。因為這位美國上尉每次到酒吧,都是乘坐著側車過來,因此調酒師便以「側車」命名。


側車就像許多古老的經典調酒,真實創作出它的調酒師早已不可考;就連是否最早發源於巴黎,也不是十分確定。有些調酒書寫說最早的側車其實是出現在倫敦,但也有些人認為是在巴黎大受歡迎後才傳入倫敦。

此外其他說法是側車其實是另外一杯古老調酒的改編版—白蘭地庫斯塔。這款調酒以白蘭地為基底,加上橙酒、黑櫻桃酒和檸檬汁。白蘭地庫斯塔於 1850 年代就出現,因此若說側車是受它的影響,也是非常有可能。

白蘭地庫斯塔 Brandy Crusta


側車與馬丁尼一樣,時常被認為是一杯考驗調酒師技術的調酒,每位調酒師心中都會有一杯自己覺得最好喝的配方。下次去酒吧來試試看這杯白蘭地基底的經典調酒吧!

(一飲樂酒誌)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喜歡喝點小酒,藉著酒後微醺,釋放心中的壘塊。有時太過了,就睡著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1 17:5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