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5-21
- 最後登錄
- 2025-7-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00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889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慶安宮贊助在地藝文演出
台灣新生報 2021/12/20 00:00
基隆主祀媽祖的慶安宮,秉持「基隆媽」慈悲大愛的精神,今年特別贊助市府教育處支持在地知名慾望劇團,升級推出「《咱的聲音》藝術影音推廣計畫」,十八日下午,在七堵國小專場演出,廣邀本市各級學校校長、藝文教師及市民朋友觀賞,除了共同欣賞這一齣屬於基隆的故事外,更於演出完畢後舉行深度的座談,後續亦將錄製成影像光碟,提供給各級學校,並將再辦理十場次的校園議題巡迴工作坊,為基隆的莘莘學子在螢幕上開一扇窗。
教育處指出,即使因防疫考量而無法走入劇場,也能透過影像,在校園欣賞精采的戲劇演出,並透過與導演及演員的互動對話,將你我熟悉卻漸漸遺忘的基隆日常與歷史文化,再次以戲劇喚起大家的關注,讓藝術的種子,在校園中萌芽,看見並再次認識這座城市的美好。
去年,由基隆文化局推動「藝術扎根-社區共演計畫」,邀請在地知名慾望劇團創作《咱的聲音》舞台劇,深獲好評;今年,由教育處及慶安宮接棒,將「咱的聲音」這齣舞台劇,以不同型態展演方式,串聯公部門、民間團體及社區資源一起走入校園。
慶安宮是二○○多年歷史的老廟,是基隆市民信仰的中心,更是在地許多慶典、習俗的發源地,為在地民眾所依賴與景仰。
慶安宮主任委員童永是現任國策顧問,關心在地、協助弱勢並投資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慶安宮的宗旨與目的,「取之社會、用於社會」,能幫助到基隆的學子,是慶安宮所樂見且願意大力支持的。
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童子瑋議員也在劇中客串一角,表達對活動的支持與肯定,期許透過這樣的拋磚引玉,呼籲大眾共襄盛舉,在疫情艱難的時刻,能共同為社會付出愛心和關心。
教育處說,「咱的聲音」是一部融合許多在地的元素的劇碼,不只演繹了這塊土地的文化背景,更引導大家去思考這座城市中,是否有一些被忽略遺忘的角落與故事,值得再去關注與探討。
傳說,基隆有一座「怪奇博物館」,每到午夜12點,館藏就會幻化成「怪奇」一起甦醒,曾經沒有生命的物品,在吸收了周遭被扭曲的意念之後,逐漸發展成自己的意志,而成為所謂「怪奇」,「吉古拉」、「旭川河」、「委託行」、「林開郡洋樓」、「通勤」,這五個怪奇經歷了許多故事點滴、有自己的個性喜好、會說唱舞蹈,甚至有超能怪力,在漫長的時光裡,累積了滿腹的委屈及心聲,想要對你我吐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