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6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桃”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地位有多重要?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1-15 07:44: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桃”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地位有多重要?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股濃厚的桃韻。古時,年輕的姑娘出嫁時,眾人要詠“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等《詩經》中的《桃夭》三章來賀新婚。而老人過生日時,要送鮮桃祝壽。在古代,尊桃樹為“仙木”,用以驅邪,因此在很多古典小說中,例如《封神榜》中的得道高人雲中子,就用一把桃木劍鎮壓妲己,使其現出原形。《禮記》也記載,桃列可以掃除不祥;《左傳》中記載用桃木造弓來消災避禍。根據記載,在戰國時期,百姓于歲時用桃木製成木偶立於門旁兩側,以驅兇辟邪。


桃韻除了有祝壽、慶婚、避邪的寓意之外,還有美好的歸隱之意,例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及桃園結義的典故,留給世人一片義薄雲天的忠心與肝膽。桃韻在千百年的奠定中,給中華留下了一片深厚的故土。踏著故土尋找根源,撥開歷史的迷霧,在縱橫交織的古籍中,夸父追日的典故,成為孕育這股桃韻的源。

根據《山海經》記載,傳說中上古時期,在北方荒野中,有座巍峨雄偉、高聳入雲的高山。在山林深處,生活著一群力大無窮的巨人。而他們的首領誇父,正是幽冥之神“後土”的孫子,“信”的兒子。

上古時期洪荒過後,大地一片蒼涼,加之毒蛇猛獸橫行,人們生活淒苦。有一年,天氣異常的炙熱,人們難以忍受酷暑紛紛倒下了。誇父看到眼前的場景,為使人們從焦烤的炙熱中解脫,便奮力的追趕太陽。經過九天九夜,誇父終于追上了。由於太陽熾熱,誇父又累又渴。於是跑到黃河邊,一口氣喝幹了黃河的水;還不解渴,又喝光了渭河的水;但仍不解渴;誇父又向北跑向縱橫千里的大澤,那裡的水足夠使誇父解渴。

但是,誇父還沒跑到大澤,就在半路上渴死了。誇父臨死時,依然牽掛著自己的族人,心裡充滿了遺憾,為了使後世子孫不再受同樣的苦,於是將自己手中的木杖扔了出去。在木杖落地的地方,頓時生出了一片鬱鬱蔥蔥的桃林。誇父的身軀精血就化成了綿延千里的沃土,千百年來不斷的孕育著桃源之韻,潤澤古今。

想想文化的底蘊,看看現階段遭受中共病毒襲擊了一年多的國際社會,與中共對抗的訊息是越來越強烈,至於民間早已經展開的退出共產黨的時事,也真真是帶著要保壽、要桃(逃)脫中共掌控的象徵。

一段延續了千百年的桃韻,是否也帶著助人逃出劫難的使命?“桃”和“逃”同音,或許,真的碰巧了;又或許是冥冥的天意,使桃的演繹在歷史中,變的豐富多彩,斑斕絢麗。想想桃韻的寓意,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誇父捨身為後世的慈義,也有桃園結義的忠肝義膽;既適于為老人祝壽,也適於歌詠新婚室家健康和樂;既有桃花源的美好歸隱,也有避邪,逃出災難的深意。

只是一個“桃”字,就開啟了人們層層的時空之際,同時包含著如此寬廣遙遠的人物、場景、典故和寓意,令人嘆為觀止。面對先賢預言的現世既是十惡俱全的毒世,面對天災人禍頻繁發生的無常世事,當人們嘗著美味的鮮桃時,是否也要想一想,究竟為了誰,中華先輩留下桃韻的苦心期翼?

源自:靈匣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31 21:0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