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不戀高位
西山休靜禪師,俗姓崔,號清虛,韓國朝鮮時代安州人,曾長期住於妙香山,人稱西山大師。休靜九歲喪母,十歲喪父,十五歲依止崇仁長老出家。
三十三歲,文定大妃和普雨禪師恢復僧科,休靜應試及第,於三十四歲任職住持,三十六歲,陸續成為傳法師、判教宗師及判禪宗師,最後晉升為禪教兩宗判事之最高僧職。
當時休靜領悟到,即已身居兩宗判事之高位,可是這並非他出家的本意。於是在三十八歲卸下兩宗判事職位,四處雲遊,足跡遍布金剛山、頭流山、太白山、五台山、妙香山等名山大寺,之後開始專心課徒授業。
後來,休靜遭人誣陷入獄,在皇帝御前審問時,宣祖見休靜人品不凡,於是將他無罪開釋,並賜他御筆所繪之墨竹詩畫。之後,休靜又回到了寺院,繼續指導門下弟子。
三年後,豐臣秀吉率軍入侵朝鮮,宣祖棄城避難,他召見當時已七十三歲高齡的休靜,懇切託付其共赴國難,並授予八道都總攝之職。休靜於是號召全國僧侶參戰,除老弱病僧留在寺院焚修外,其餘僧眾均赴沙場,共有五千多名僧人出戰。
翌年正月,休靜的弟子惟政,率領八百餘名關東義僧軍,在休靜的指揮下,與中國朝廷的明軍合作,擊退倭賊的進犯,並協助奪回平壤城,休靜又選出七百名精銳義僧軍,護衛皇駕還都。
戰事平定後,休靜以年老多病為由,將總攝職務交予惟政和處英,再回到妙香山,於八十五歲示寂。
釋初參曰:休靜於年輕時即晉升最高僧職,可是他並不戀棧,後又以七十高齡發起義僧軍,領軍作戰,於任務圓滿後,即抽身隱退,可謂能上能下,縱使世間名位再高,也依然不忘出家本懷。一代的年輕僧眾,如能像休靜大師一樣不被名利沖昏頭者,佛門才能被世人所尊敬與興盛。
(星雲大師全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