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15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傳經咒] 道教符咒的由來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4-12 01:24: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教符咒的由來

符咒,在道家修煉中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什麼叫咒?《說文解字》中載:“祝者咒也。”在黃帝時代祝、咒是不分的,黃帝時設的官職祝由,又叫咒由。符咒中的咒語起源于古代巫師祭神時的祝詞。《尚書•無逸》說:“厥口詛祝”,疏雲:“祝音咒,詛咒為告神明令加殃咎也。”說明最初的咒語就是用語言告訴神明要求懲罰惡人,並向神明發誓。


道家的符咒咒語,就是起源于古時的巫祝。道家的咒語在東漢時期較為盛行,並且也符有密切的關係,畫符時要念咒語,用符時也有咒語,作一切法都有一定的咒語。咒語成為施法者精誠達意,發自肺腑的聲音,才能保證一切法術的奏效。

祈禱時,咒語都是一些讚頌神靈,和祈訴如願之詞;治病時,咒語是要求法術顯靈百病俱消等辭;修煉時,咒語多為安神,定意澄心,及要求神靈幫助等語。道家的咒語每句結尾一般都有“急急如律令”一語。


宋代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解釋道:“急急如律令,漢之公移常語,猶今雲符到奉行。張天師,漢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說明這句詞是從漢代經張天師傳下來,要符到就靈驗的意思。

葛洪在《內篇•登涉》中記載了當時的六甲秘咒:“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辟。要道不煩,此之謂也。”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咒語的力量,常人看來普普通通的九個字“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竟然能“無所不辟”真是不可思議,可見咒語的奧妙無窮。

道士們在用咒語禁邪時,往往要和存思,行氣等法術配合進行,所有咒語都是精誠所至的心聲,並與神靈相通。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昨天的今天是昨天,明天的今天是明天,那今天的今天是那天?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8 16:43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