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5-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9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9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陳摶老祖在《心相篇》中對世人的告誡
唐末到北宋初年,有一位著名的道家修煉高人:陳摶(西元871—989年)字「圖南」,號「扶搖子」, 據說他能「一睡三年」,後人尊其為「陳摶老祖」、「睡仙」,是一代道家宗師。又因他曾游峨眉山,故而有「峨眉真人」之號,此外唐僖宗賜號「清虛處士」, 後周世宗柴榮賜號「白雲先生」,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希夷」二字出自《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故而後人又多稱其為「希夷祖師」「陳希夷」。
陳摶一生頗多著述,其作品中有一篇傳世之作,名曰《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心相篇》擺脫了一般看相算命的那一套方法,告訴世人:人的面相有善有惡,根本在於心,命運的善惡從我們的心就可以知道,而行為是心的反應,所以可以通過行為來看一個人的未來禍福,「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發,觀行而禍福可知」,任何占卜方法,根本上都要遵循善惡有報的必然規律。例如《心相篇》中說「如何暴疾而歿?色慾空虛。如何毒瘡而終?肥甘凝膩」,說明了暴疾、毒瘡奪命的實質原因,還是在於人的行為:好色掏空身體,貪吃導致過度肥胖。
在整個《心相篇》中,我覺的對於當今世人而言,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瘟亡不由運數,罵地咒天」。天與地在東、西方傳統文化中本就是盤古或耶和華等高層大神開創的,在中國文化中「天地」不僅單指神開創的自然界或某一境界,也指天地眾神的總稱。例如僅一個「天」字,在中文中就有至高神的含義,民間常說的「老天爺」、「皇天」就是此意。
「瘟亡不由運數,罵地咒天」這句話明確指出:人類褻瀆天地神靈,才是導致恐怖瘟疫大流行的原因,在這種瘟疫中能否平安度過,其實與人過去的運數無關,只與人對天地神靈的態度有關。
「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面對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空前罪行,我們心懷怎樣的念頭,是否滿懷正義感,是否在自己內心有個公正的判斷,永遠瞞不過上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人的一念善與不善,必會給自己帶來不同的後果。
還有人可能想:過去算命的給我算過,壽長多少,未來什麼時候轉運、享福,一生平安等等。其實陳摶老祖早已說過「瘟亡不由運數,罵地咒天」。 算命者算的再好,他也只是給你算出你原有的運數而已。而淘汰人的大瘟疫一旦到來,它可不認你的運數如何,他只認你對天地神靈的態度如何。
今精選原文加譯文呈現,供大家一觀。
1、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
譯文: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審察一個人的心地,就可以瞭解他的善惡之性;行為是心性的外在表現,觀察一個人的行為,就可以知道他的禍福吉凶。
2、心和氣平,可卜孫榮兼子貴;才偏性執,不遭大禍必奇窮。
譯文:一個人心平氣和,可以預見他的子孫一定繁榮富貴;外才鬼才不聽別人勸阻的人,不遭大禍就一定很貧窮。
3、轉眼無情,貧寒夭促;時談念舊,富貴期頤。
譯文:翻臉無情的人一生貧寒,夭折短壽;時時念舊,發跡不忘故友的人,富貴綿遠,長壽多福。
4、小富小貴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貴不動,厚福無疆。
譯文:小成就驕傲自滿、目空四海的人成不了大氣候;大成就而不驕傲的人,福報深厚無邊。
5、處大事不辭勞怨,堪為棟樑之材;遇小故輒避嫌疑,豈是腹心之寄。
譯文:能挑起重擔又任勞任怨的人,一定是國家的棟樑;碰到一點小事就避嫌,不肯承擔一點責任的人,怎麼能重用呢。
6、與物難堪,不測亡身還害子;待人有地,無端福祿更延年。
譯文:跟天地萬物過不去(怨天尤人),不但引來不測之禍,還會遺害子孫;待人處事留有餘地的人,會獲得意外的福祿和長壽。
7、處事遲而不急,大器晚成;己機決而能藏,高才早發。
譯文:處事沉穩不著急的,必是大器晚成的人;胸有成竹而又能深藏不露的人,必是才高而年輕得志。
8、知足與自滿不同,一則矜而受災,一則謙而獲福;大才與庸才自別,一則誕而多敗,一則實而有成。
譯文:知足與自滿不一樣,知足的人守本分而有福祿,自滿是傲慢自大,招災是遲早的事;大才與庸才自然有區別:有實際能力的一定有成就,好吹牛的具體做事時往往一塌糊塗。
9、不分德怨,料難至乎遐年;較量錙銖,豈足期乎大受。
譯文:只知有怨不知報恩的人,估計很難長壽;斤斤計較的人,也不會有大的福報。積功累仁,百年必報;大出小入,數世其昌。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