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3-13
- 最後登錄
- 2025-8-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338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971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民間故事:朱棣命工匠造出活龍千條,工匠們如何完成這個任務的呢
2022/04/24 來源:文化大師孟
永樂年間,有一次,朱棣問跪在眼前的一個人道:「我之前說過的那幾千條活龍呢?」眾人聽罷,紛紛臉色一變,知道這下捅出簍子了。然而,跪在地上的那人卻答道:「萬歲爺放心吧,您要的活龍只多不少……」
怎麼回事呢?其實,這還得從朱棣修建三大殿說起。明朝初年,有個著名的工匠名叫林清,人稱「活魯班」。不過當初修建紫禁城時,因為他年紀太大,所以沒有應召前去,不過,他的徒弟們卻被召去修紫禁城了。
當時他有一個徒弟,名叫李修,他跟隨林清多年,幾乎將林清的所有本事都學到了手。當時的監工大臣聽說此事以後,便決定讓李修負責修建三大殿,所謂的三大殿,其實就是太和殿、保和殿和中和殿。
李修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終於做好了三大殿的模型。當監工大臣將模型呈交給朱棣御批時,朱棣看著三座結構精巧,氣勢宏偉的模型後,很是滿意,正欲批准就按這模型修建時,突然,他的親信太監出來插了一腳。
只見他向朱棣建議道:「陛下,三大殿不僅要能顯示皇家的富貴,還應該多雕些龍來顯示皇家的威嚴。」這個太監的一通神吹,再加上朱棣當時喝得有些醉,於是朱棣便醉醺醺的在奏摺傷寫道:「活龍千條,裝飾宮殿,限期八個月,違令者斬。」
監工大臣一見皇上寫的這幾句話,頓時嚇得渾身發抖,然而,皇帝金口玉言,說出的話怎麼能改呢,沒辦法,他只好垂頭喪氣的回家去想辦法。回到工地以後,他將此事告訴了李修等人,大家聽罷也大為吃驚,但又無計可施,很是鬱悶。
沒辦法,李修決定第二天就去找師傅林慶,他覺得師傅見多識廣,一定能想到好辦法。於是,第二天,李修就去拜見了師傅林清,林清聽完整個事件的經過後,考慮了一下,然後告訴李修,回去後只要按照他說的去做,就一定能造出千條活龍來。
於是,回去以後,李修就按照師傅的交代,將三大殿修建在了三個工字型的高台上,然後每個高台由三層重疊的須彌座構成。每層須彌座周圍又用漢白玉的望柱和欄板圈了起來,望柱上則雕龍砌鳳,然後每塊欄板中間伸出的一個龍頭做成排水口,就這樣,三座高台上共做出了一千一百多個龍頭排水口。
三大殿如期完工,金碧輝煌,一派壯觀的景象。然而,工匠們卻絲毫高興不起來,因為這一千多條龍都是石頭做的,沒有一條是活得,到時候怎麼交差呢,看來這次大伙兒的小命是要丟在這兒了。此刻,李修也心裡沒底,只好再次去請教師傅。
林清在李修等人的陪同下,來到剛修完的三大殿前,認真排查了一番後,他又抬起頭看了看天色,掐指算了算,然後信心十足的說道:「後天酉時讓他們來驗收,保准沒問題!」眾人聽罷,將信將疑,可如今也沒其他辦法,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第三天清晨,朱棣帶著文武百官來三大殿驗收,朱棣仔細查驗了一番後,看得出三大殿修的富麗堂皇而又不失皇家威嚴,朱棣很滿意,正當他要褒獎李修等工匠時,沒想到此時那個太監又站了出來,重新提起了那「千條活龍」之事。
這件事朱棣本想不了了之,只不過現在被這太監重新提起,他自己又不能丟面子,君無戲言嗎,於是,沒辦法,他只好對跪在眼前的李修說道:「對了,我之前說過的那千條活龍呢?」
聽到這裡,眾人臉色齊刷刷的變得一片灰暗,然而,只見李修卻不慌不忙的說道:「請陛下放心,陛下要的千條活龍,只多不少,還請您和眾位大臣上太和門細看奇觀。」
雖然朱棣並不相信李修的話,但他還是帶著百官登上了太和門。很快,酉時就到了,只見本來晴空萬里的天空,突然烏雲密布,不一會兒只聽幾個響雷響徹天空,隨即便大雨傾盆。不一會兒,三大殿就被完全包圍在了這白茫茫的雨霧中了。
此時,再看那三大殿高台上伸出的石龍偷時,眾人驚訝的發現,只見所有石龍一個個口噴水柱,水聲嘩嘩,猶如翻江倒海之勢。特別是在雨霧和雷電的襯托瞎,這些石龍一個個仿佛搖頭擺尾,就要騰空起飛一般。
朱棣和文武大臣們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是真的,他們目瞪口呆的看了好半天才回過神來。這時,只見朱棣興奮的讚賞道:「千龍噴水,真是天下奇觀啊。」隨即便當場決定每個工匠重賞一百兩白銀。然後又在工匠的建議中,將那個出餿主意的的太監擇日問斬了。
這便是林清巧修三大殿的故事,據說現在去遊覽故宮,有幸如果能遇到瓢潑大雨的話,說不定也會欣賞到這千龍噴水的奇觀呢!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