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叩鐘震迷
優波離尊者,印度迦毗羅衛國人,出生首陀羅種族,為宮廷之理髮師,他在佛陀十大弟子中,被譽為「持戒第一」。
有一次,佛陀回到故鄉迦毗羅衛城,為了剃頭,大家介紹優波離為佛陀理髮。優波離受寵若驚,他認為佛陀是大覺者,又是貴為太子而成道的佛陀,他這種賤民怎敢為佛陀理髮呢?母親安慰他說,佛陀很慈悲,不必害怕。於是他便在母親的鼓勵下,前去為佛陀剃髮,以此因緣成為他日後出家的助緣。
佛陀成道的第六年,王子跋提、阿那律、阿難等七人出家,優波離亦隨同出家,這實是佛陀廣開門戶,實施四姓平等攝化之第一步。出家後的優波離,精進修道,從不犯一點小錯,很快就修證悟道,成為教團中的上首,受到眾人的尊敬。
證悟後的優波離,因持律精嚴,佛陀令他負責維持僧團的戒律,因此被尊為「持戒第一」。由於優波離嚴持戒律,若有人對戒律不甚了解,總是會向他請教,他有如叩鐘,平時雖不多發議論,但只要有人叩打,就會發出洪亮的音聲。
優波離雖然出身卑微,但因值遇佛陀大聖者,再加上自己精於戒律,修持嚴謹,最終修行證悟,使佛教的平等之光,綻放出異彩。而佛陀入滅後,為了讓正法久住,以大迦葉為上首,公推阿難結集經藏、優波離結集律藏,這便是佛教第一次之經典結集,為佛教史寫下光輝的一頁。
釋初參曰:佛陀曾云「比丘九德」,其中有一德行,即為:「比丘知時而行,不失次序,又知可誦知誦,可習知習,可默知默,可起知起,是為比丘行步庠序,知於時節。」賢善的古德們,平時總是謙沖少語,但要弘法度眾時,則是有如叩鐘,大叩大鳴,小叩小鳴,不叩不鳴。現代有些剛入道的人,在思想言論上尚不成氣候,很多歡喜表現自己,呈現一種「滿瓶不動半瓶搖」狀態,這是後學者要注意的。
(星雲大師全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