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2-4-22
- 最後登錄
- 2025-2-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52
- 閱讀權限
- 60
- 文章
- 397
- 相冊
- 2
- 日誌
- 19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红花 於 2024-12-31 23:05 編輯
(一)
靈魂進入了人的軀殼之後所有的感知叫初髮心,即剛剛開始的心叫初髮心。佛性就開始運轉了,開始運轉之後就是始。始覺開始有境外覺、內覺和直覺的遞定。境外覺就是你對外麵的感覺;內覺就是你靈魂的感覺;直覺就是你自己靈魂和肉體直接能感受到的稱之爲覺。別人給你講話,一個動作能讓你有一個直接的感覺,這個就叫直覺。相應到宇宙的本初,就是説當你的境外覺和內覺,再加上你的感覺正覺,相應到了宇宙的本初,就是這個地球的本初,人的良心本性適合這個宇宙的時候,就會産生一種最原始的本性,最後達到圓滿無上正等覺。
師父給你們講過要先有覺,才能悟,當你不覺的時候,是永遠悟不出道理的。當你感覺到這個人好,你才悟出這是一個好人。當你感覺這個人是壞人的時候,是先覺,而後再悟,所以叫覺悟。而一般的人之相,是不覺。一般的人所感覺的東西叫人相,而一般的人是不覺。什麼相的人是不覺悟呢?例如,我們説人都要追求和平,而世界上天天都有打仗,你們説這些人覺悟嗎?人追求的是和藹可親,要以善待人,有些人看見人就討厭,如果天天這樣做人,人就會變。如果天天去做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知道抽菸對肺不好,還要拼命抽,這叫不覺,所以真正有覺悟的人,才稱得上是覺悟者。
(二)
今天給大家講三地菩薩,師父先把三地菩薩的境界告訴大家,三地菩薩也叫明地。明地,“隨聞思修照法顯現,故名明地,以加行智斷心遲苦聞思修忘失無明儘,証勝流功德忍波羅蜜爲增上”。
隨聞思修,是隨着你的見聞、耳聞、鼻聞等等,此地菩薩是隻要看見什麼東西就會思考,然後佛法自然顯現,然後什麼都明白了。三地菩薩是聞覺知,是聞後先會感覺,你們可能會問師父不是要空嗎?還要去感覺嗎?你們搞錯了,這是境界不一樣,這個空是指在人間學佛讓你們空,而現在給你們講的是三地菩薩。隨聞思修照法顯現,就是當你的正思維産生了之後,明白如何修正。就是把人間的一切所有的善法、做法,全部都可以顯現和對照,自然就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了。
三地菩薩可以看出人間的一切好和壞(這不是指人間認爲的好壞,而是上昇到用佛智慧的理唸),會立刻顯現出來和明白,故名明地。智斷心遲,讓智慧能夠判斷和理解你的心。“遲”在這裡講的是心地稍有一點不正,你的智慧會立刻斷定你心中的正和不正,也就是宇宙空間任何事情和道理菩薩都知道。
修忘失無明儘,修忘就是修掉你所有不好的事情,三地菩薩可以把人間的所有的東西,經過他的大智慧,全部看穿,完全明白道理。証明已經勝有的功德,“勝”在這裡是指擁有的意思。証勝流功德,就是你的功德全部有了,就像一個人沒有欠債的時候,掙來的錢全部都是自己所擁有。當你欠人家錢的時候,你賺來的錢要先還給人家,而你不能擁有。
菩薩爲了忍波羅蜜爲增上,就是爲了到達彼岸,爲了能夠提昇境界,什麼都可以忍耐。“增上”就是把任何不好的東西,都看成是一種增進你上進的緣分。人家罵你,你很開心,鍛煉你的耐心;人家打你,你也很開心是在消孽障,把自己的思維全方位地轉變成增上緣。
自此以前三地,總修大乘三摩提。救度衆生就是修大乘佛法,因爲前三地菩薩(初地,二地,三地)是修大乘的三摩提。三摩提是斷闡提不信習氣。
(三)
一個人能定下來就是禪定。就是在禪定的時候,把所有的妄唸、雜唸都要去掉,但是在坐禪的時候你的腦子能不能空?是很難做到空的,而前三地菩薩,把禪定都要斷掉。
比如,你心裡有一件很難過的事情,自己告誡自己不要難過,想想師父教我的話,讓自己的心定下來,定,定,定……實際上你在定的時候,因爲腦子裡有這些事情,你不能定下來。就像有些人説我要忍耐,我要忍耐,其實,心裡越想忍耐的人,是越不能忍耐的。真正能忍耐的人,不用想,就能忍耐下來,不要克製,自然就能克製,這是平時修煉所爲,真正的禪定是連禪定都不要,都是空的。
障方便生死果報,障就是障礙、阻礙,方便生死果報就是有生死果報,障生死果報,就是阻礙住,障礙住生死果報,就是沒有生死果報了。生死果報是正常的,現在在前麵加一個“障”字,就是把它堵住了,沒有了。得大淨果也,就是得最大的幹淨的果報。這個生死果報沒有了,就是脫離六塵,就換來了大淨果。去除那些低劣的果報,修正思維、行爲中的誤區,而獲得一個最幹淨的果報,叫大淨果。
因爲時間關繫今天隻能給大家講三地菩薩最初的境界,具體的有關三地菩薩下一次再繼續給大家講解。
源于《白话佛法》 第二册38.学习先有觉,才能知道悟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