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25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不為物役
龐蘊居士,唐朝衡陽(湖南)人。他原本家業龐大,專精儒學,曾參謁石頭希遷,頗有領悟,與丹霞天然是好友。他在接觸佛法之後,了悟人間富貴如過眼雲煙,於是捨棄了全部的家財,帶著妻子兒女隨處而居,過著自力耕作的清苦生活。
他們一家四口安貧樂道,對於身外的物質生活,一點都不放在心上,常常全家一起大談禪機,日日沉浸在禪悅法喜中,龐蘊因而說:「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團欒頭,共說無生話。」後來,他們搬到巖州東巖,日子更苦了,女兒靈照以編織竹器來貼補家用,兒子到田裡耕種,或替人做苦工,雖然生活清貧,但不改其樂。
某日,龐蘊決定於日中時分入滅,叫靈照去看太陽的位置。靈照向父親說:「日正當中了,但有日蝕。」龐蘊好奇,出門觀日,發現靈照騙他,返身進門,靈照已在父親的蒲團上合掌入滅了。龐蘊笑道:「這女兒如此敏捷。」因此再延七日。
當地州牧聽說龐蘊將告別世間,趕來請法。龐蘊說:「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好住世間,皆如影響。」說完,就枕著州牧的膝頭入滅了。
龐婆將龐蘊的死訊告訴在田中耕種的兒子,兒子聞訊,大笑一聲,毫不遲疑地倚著鋤頭就往生了。龐婆將丈夫與兒女的遺體焚化,灑入湖中後,歸隱山林,莫知所終。
釋初參曰:《佛遺教經》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龐蘊一家捨棄財物,不為物役,是因他們有著更高的精神世界。欲望會腐蝕人的清明本性,在現今物欲橫流的社會裡,返樸歸真的清貧思想,值得我們大力提倡。
(星雲大師全集)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