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78|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白話佛法》學佛人就要開悟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5-31 00:23:1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文最後由 红花 於 2025-2-8 21:06 編輯

(一)
愚人執空,執有生滯。就是愚昧的人執著空的東西、執著有生命的東西。這句話聽得懂嗎?明明這個東西是空的,愚蠢的人以爲這個東西是真的。比方説,我今天執著錢了,實際上錢來錢去都是空的。我一定要抓錢,那你這個人就是執著空的。很多騙子騙人家兩三萬,當時覺得數目大得不得了,等到他騙完了之後,再過幾十年想想,早就被他吃光用光,接下來他會給人家騙光,這都是空的東西。所以迷惑顛倒的人叫執空。就是執著這些空有的東西。大家聽得懂嗎?

執有生滯,就是執著有生命的東西。有生命的東西是什麼?“哎呦,我一定要對爸爸媽媽怎麼樣”,爸爸媽媽他們是有生命的,生命總歸會流失的,生命總歸會沒有的。“哎呀,我的孩子不得了啊。”有些人認爲兒子就是自己的命,就去執著這些有生命的東西,等到他生命結束了自己就什麼都沒了,這就叫迷人——迷惑顛倒的人。等到他哪一天有女朋友了或結婚有老婆了,他都有可能不理你這個媽,你執著半天,最後是一場空,因爲你執著的是空的東西。一執空,腦中産生空滯,腦子就不靈了。

接下去講智人,就是有智慧的人。智人見性,了相靈通。就是有智慧的人見到自己的本性,馬上就想通了,因爲你隻要有智慧,你的本性就能開悟。什麼叫靈通?靈就是靈感,有靈感馬上就想通了“哦,這件事情,我應該這樣做。”


(二)
千慧辯者口疲,大智體了心泰。辯者就是辯論的人。你有千種智慧,你去跟人家辯論,你的嘴巴出來都是疲軟的,你再有多少理由,你也屬於狡辯,你不如人家不講話。例如,“哎呀,不是我啊,我告訴你啊,這個事情……”,“好了好了,不要講了”,人家一句話就把你的個性全部摸着了,該怎麼樣懲罰你就怎麼樣懲罰你。你去看看師父晚上跟這些年輕人開示,我講他們,他們都是三個字“對不起”。所以大智的人體了心態。就是有大智慧的人是能夠體會、了解每一個人的心態的,如果我能知道你心裡想什麼,就説明我能夠了解你心裡的態度,那就是大智慧的人。如果我今天講出這幾句話,我就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那就叫體悟、了悟你心裡的狀態。

所以你去看,在家裡吵架,如果一個老公很陰的或一個老婆很陰的話,他在邊上説一句話,你在邊上跳着吵了半天,他又在邊上弄一句話,你接下來再跳一個小時,你罵的差不多,他再弄一句話,你又罵一個小時,他能氣死你,因爲他了解你的心態啊。當然我剛才舉得例子是反麵的,如果我説是有智慧的人,講這句話,我就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心態。心裡到底想的什麼態度,叫知吾心態。


(三)
菩薩見物思空。思是好像、感覺的意思。就是説菩薩看到所有的東西好像感覺是空的,所有的物質到菩薩的眼睛裡都是空的。人家給我錢了,“哈哈,空的”;人家給我吃東西了,吃完了又是空的,明天還要吃。生病的時候説“哎呀,這個人生病了”,過兩天好了,這個人又沒事了。菩薩能看得遠,能把物質看透。比如到醫院裡看到一個人快死了,如果是菩薩去看是不會難過,“啊,好好休息”,因爲菩薩知道你就是死了也是暫時死,你下次又要投一個小孩子出來,這就是輪回有什麼稀奇的。

菩薩觸物斯照,聲聞怕境昧心。“斯照”就是照過、看過,看到就是照見。“聲聞怕境昧心”,“聲聞”是聲聞道、緣覺道,也就是説你就算脫離了六道輪回,聲聞道、緣覺道的菩薩都怕靠着境界來昧着佛心做很多事情。太可怕了,到了天上這麼高位置的菩薩們都怕做錯事情。師父在人間如履薄冰啊,講話不敢亂講,一篇文章的字改了又改,一件事情思了又思,想了又想,知因了果啊。

悟者日用無生,迷人見前隔佛。開悟的人每日所接觸的,都是沒有生成或生出的物質,沒有生就是沒有受。開悟的人做的所有事情,要覺得沒有生出,儘虛空,遍法界,沒有限製。舉個簡單例子:什麼叫沒有限製?生命沒有終極就等於沒有限製啊,我今天做善事了,做功德了,你願意做多少功德,就可以做多少,那你是不是沒有限製了。

接下來講“迷人見前隔佛”,就是迷惑顛倒的人、迷途不知返的人,他見到境界他就跟佛菩薩隔開了。比方説我們剛剛在這裡求菩薩“我要好好唸經修心”,但是一看到錢了,馬上就把菩薩忘記了。“我要開始髮誓了,師父講得太有道理了,不能吃活得東西啊”,一進自助餐,一看這麼多東西,眼睛看見境界了,他馬上就隔佛,馬上就把菩薩忘記了,就是菩薩不在你身上了,馬上就準備狂吃了,吃完這一頓我以後再不吃也可以。見到境界他熬不住了。


(四)
世上的一切物質都是讓人歡喜讓人悲傷的,而這一切悲傷和歡喜都是空的。你們知道愛情、友情、兄弟情、父母情、母女情、母子情所有的一切的感情,隻要是有因緣的一定會相遇。上輩子欠的這輩子繼續下去,逃得掉嗎?是業力感召。

業力感召,就是你作孽的時候你的業力就會感召,就會把它們放在一起。爲什麼會有業緣?爲什麼會有這個緣分?而且這是你自己造出來的業的緣分,因爲是累世彼此的糾纏。舉個簡單例子:你們在人間鄰居爲什麼會和你吵架?因爲過去你們一直長期爲點小事糾纏不休,把鞋子放在人家門口,把掃帚、髒的東西放在人家門口等等,就是這些糾纏讓你們現在越來越糟糕。所以你們這一世就等於重演了你們上一世的故事,猶如放電影一樣,隻是轉換了人物,其實故事還是一樣的。

你看看婆媳關繫搞了幾十年到現在搞得定嗎?婆媳關繫還是搞不好的。你們現在在今世作孽,這個是業緣,這個業緣還是在持續,如果前世生活在兩個不同的國家,師父告訴你們今世絶對不會生活在一個國家。所以很多人以爲我今世生在中國,我下輩子會不會生在其他地方?不會的。你們今天不管誰跟誰的感情全是上一世的感情,而上一世感情你們是看不見的,實際上就是感情的延續,感情的業緣感召。如果你知道你們將來會打的、會吵的、會鬧的,你們就要承受,因爲你順着這個緣已經走了,而且不是一個國家的人絶對不會生在一起,而且絶對沒有感情可以言。所以你們今天能在一起都是緣分,所以佛菩薩讓我們珍惜因緣。



源於《白話佛法》第六冊36.學佛人就要開悟

Screenshot_20220530-180351~2.png (48.84 KB, 下載次數: 11)

Screenshot_20220530-180321~2.png (53.24 KB, 下載次數: 9)

Screenshot_20220530-180339~2.png (128.71 KB, 下載次數: 11)

Screenshot_20220530-180129~2.png (86.98 KB, 下載次數: 10)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2-5-31 12:08:05 |只看該作者
菩薩見物思空。思是好像、感覺的意思。就是說菩薩看到所有的東西好像感覺是空的,所有的物質到菩薩的眼睛裡都是空的。人家給我錢了,“哈哈,空的”;人家給我吃東西了,吃完了又是空的,明天還要吃。菩薩能看得遠,能把物質看透。

佛法所說的「」並不是一種抽象的「個人感覺」
而是有明確的現象

《佛説華手經》
何謂爲無一切法故名爲

《大般涅槃經》空名無法無法名空。譬如世間無物
《佛説月上女經》既無實體是為空。空體無物 無可取


佛法所說的「空」是指:無一切法,無萬物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故中...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心經說,「空」即是無眼耳鼻舌身意
既然無眼耳鼻舌身意,當然不會看見萬物

由於證得無眼耳鼻舌身意,故 無萬物可見,
這樣的修行成就,才是佛法所說的「空」

《大薩遮尼乾子所説經 》不見物故。名見如來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2-5-31 12:25:59 |只看該作者

很多人說到「」,一定會提到「性空」「無自性」.....諸如此類。
這些人根本不明白,性空/無自性 其實和「」算是 同義異字
從一個名詞 換成另一個名詞。根本沒把「」的意思解釋清楚。
這, 有講 等於 沒講

要解釋「」的意思,應該像我前文講的,
把「」所該俱備的條件講清楚。
譬如:   
必須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萬物,無一切法,才符合「」的條件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3 17:5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