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夢中守戒
彥琮法師,俗姓李,又稱道江,隋朝河北邢台人。彥琮幼年時,就依止在信都僧邊門下,十歲剃度,取名道江。他聰慧穎悟,一天能背誦近七千言的《須大拏經》,後來讀誦《大方等經》,幾天內就滾瓜爛熟。
北周武帝進行滅佛之際,他迫不得已,穿上俗服,改名為彥琮。雖然奉朝廷禮請,列位官僚,然而並無虧於戒行。隋文帝登基後,大法再興,彥琮終於還服緇衣,為朝廷諸賢講授《金光明經》、《勝鬘經》及《般若經》。
有一天,彥琮夢見一身長三丈的金人,賜給他一個碗,並說道:「碗中是酒。」彥琮於夢中跪而受之,回稟以「感謝賜贈,但酒乃佛門所禁,不敢飲用」。後來他看到太原秦王,有一幅觀音畫像,身形與夢中所見一模一樣,彥琮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觀音在夢中考驗他的戒行。
仁壽初年(六〇一),他恭送舍利前往并州,當地新建有一佛塔,終日雲霧繚繞。中午時分,彥琮把舍利安置於塔中之後,忽然雲開霧散,接著又有五色祥雲環繞塔間。仁壽末年(六〇四),他奉敕送舍利前往復州方樂寺,舍利感得塔前池內的魚群,紛紛將頭伸出水面,仰望舍利,而塔前的井水,也自然湧溢。
仁壽二年(六〇二),彥琮撰述《眾經目錄》,後又撰寫《西域傳》,一生總共譯經二十三部。彥琮精通梵漢文,為中土僧侶主持譯場的先驅,曾在《辯正論》中提出「翻譯八備」,對後來譯經人才的評選有重大的影響。
釋初參曰:歷代僧人因皇帝昏庸而被迫還俗者很多,但能夠不改變出家初衷,仍然攝持戒行者,卻屈指可數。彥琮雖然被逼還俗,卻無虧戒行,還服緇衣後,在夢中也意志清明,不違戒律,不論順境逆境,醒時睡時,都以戒軌範身心,令人讚歎。所以,修行能在平時的心念上下工夫,出家,便是人天師範。
(星雲大師全集)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