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5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學與生活] 離棄我們的上主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7-22 00:43: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離棄我們的上主


潘霍華認為,恩典必須「重價」,要分擔上主的「苦弱」,與我們同在的上主,就是離棄我們的上主;讓我們活在好像沒有上主的世界,這個就是我們要皈依的上主。在上主面前,與上主同在的我們,正正因上主的離棄而與上主同在。

什麼叫做「與我們同在的上主,就是離棄我們的上主」、「與上主同在的我們,正正因上主的離棄而與上主同在」?

以下三個片段,大家認為哪一個耶穌和天主最接近?請不要和我爭論耶穌本身是天主,所以任何時候都接近天主這種神學討論,我們就以人的身分去看耶穌:

1.耶穌約旦河受洗
2.耶穌在曠野三退魔誘
3.耶穌顯聖容
4.耶穌在十架上說,「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谷十五:34、瑪廿七:46)

當然不同人有不同的選擇,但應有不少人選第4項。因為在那一刻,耶穌承擔了人類的「苦弱」,而在潘霍華眼中,人類的「苦弱」,正正是上主的「苦弱」。所以,十分弔詭地,當耶穌說上主捨棄了祂時,正正是與上主同在的一刻。

但是,上主為何要用「離棄」這種方法?

潘霍華認為,我們的世界,已進入「及齡的世界」(a world come of age),自然科學、文化、思想發展到現代,已經成熟及齡,無須再仰賴上主去填補我們的無知。在十六世紀時,馬丁路德還因行雷大驚,懼怕死亡而向聖亞納求助,承諾若得拯救,便願意成為修士。

人類在知識大進後,便把天主推離這世界,人們不再以「宗教」作為世界的基點,在潘霍華看來,我們這世界已不需要「宗教」。

在不需要「宗教」的時候,我們人類甚至把上主釘上十字架,這顯明了,在這世上,上主是脆弱及痛苦的。

在這世界上,只要有人在痛苦及脆弱中,就是上主的痛苦及脆弱。在過去的兩年,我們每人都經歷了不同的「苦弱」,上主也在當中!在這個「及齡」「非宗教」的世界中,上主不再是以「大能」「全能」和我們同在,而是以「苦弱」。在這「及齡」的世界,基督徒要放棄對上主單一的觀念,上主不再只以「全能」,而是以祂的軟弱去征服世界的強權。

所以,作為基督徒,我們要成為一個「為他人而活」的人,受邀與基督一同受苦,與被釘的主基督同在,最後我們才能與祂同復活,這世界也因而被改變,被拯救。

以前在虛假的「宗教世界」中,我們會祈求上主以祂的「大能的手臂」去拯救我們,就像梅瑟的經驗,領我們越過我們的「紅海」;今天,以潘霍華的觀點看,我們「紅海」的痛苦及脆弱,正正是上主的「苦弱」,上主不再以「大能」,而以「苦弱」與我們同在。作為基督徒,我們活在世上,便要成為「為他人而活」的人,我們不再仰賴上主的「大能」,而是仰賴祂的「同在」,就像耶穌在十架上的經驗一樣。

但是,當上主以祂的「苦弱」與我們同在時,我們又是否願意承認及接受這一個「受苦的天主」?還是,我們覺得這天主很陌生,完全失去「大能」,連我們也離棄祂?

所以,在這關鍵時刻,我們不是再祈求上主以祂「大能的手臂」為我們分開「紅海」,而是應祈求上主,賜下我們信德,承認我們對上主的認識有限,願意放下自己心中「天主的形象」,跟隨這一個,陌生的,「受苦的天主」,也願和祂一起承擔世人的痛苦及脆弱。

(天主教平信徒)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18: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