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5-8-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87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9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竟然有這樣的事 城牆也可以帶出信仰文化?
許多信仰文化一開始都是物件崇拜,久之才被人神化、賦予神格,像是星宿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天上的星星產生的信仰起源,再轉化為神明,讓信眾有具體的象徵可以寄託與崇拜。而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城隍爺信仰中的小知識吧!
▲新竹城隍廟外觀(圖/寶島神很大)
首先,城隍信仰來自於城牆!不說小編都不知道!「城」指的是城牆,「隍」則代表沒有水的護城河,也就是壕溝。城隍的信仰中,寄託了不同朝代人民對於護國有功的將軍義士的感恩,以及戰爭時代中守護百姓的這「一道牆」。到了唐朝,城隍信仰就已出現祈雨、招福避禍、禳災諸事等等的功能。
而至宋代,城隍信仰也開始被帶入人物,也才出現了這些我們所熟知的「城隍爺」。而且,城隍爺其實比較像是一種官職,就像是陰間的地方政府一樣,負責管理陰間的大小事。所以各地供奉的城隍爺可不是同一位!各位神粉千萬別搞錯啦~!
▲嘉義城隍廟城隍爺(圖/寶島神很大)
咦~那小編很好奇,怎麼樣的人才能擔任城隍爺一職呢?根據記載,通常都是民間普遍認為公正無私、善惡分明的人物才會被推舉喔。且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城隍爺是陰間的地方父母官,所以過去民間地方政府上任時,都會去城隍廟拜碼頭,祈求這位地下縣太爺能夠助其一臂之力,協助地方事務。不知道現在的縣市官員是否還保有這樣的習俗呢?
(寶島神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