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3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什麼是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即太陽位於黃經 225° 時,時間大概是在每年 11 月的 6~8 日,立冬這天也象徵著冬季自此開始,人們會在這天來臨前將農作物採收完畢,而動物也會在這天後開始準備冬眠。在氣候方面,在立冬後南風會逐漸轉弱、而北風則會增強,因此氣溫會明顯地開始下降,也因為氣溫下降的關係,因此在立冬這天好好進行「冬令進補」,也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習俗。
此外,立冬和冬至是不同的節日,「立冬」是初入冬季的日子、而「冬至」則是一年之中黑夜最長的日子,吃湯圓也是冬至的習俗,別再搞錯了!
2022 年的立冬是哪一天?
2022 年的立冬是 11 月 7 日(星期一),別忘了在這天好好冬令進補一下!
立冬有哪些習俗?
立冬習俗共有 5 個重點:
1. 祭祀迎冬
過往在立冬有著「賀冬」的傳統習俗,在這天會設壇祭祀蒼天,除了感謝老天爺賜予過去這一年的平安及作物順利採收,也祈求保佑未來一年能夠風調雨順,這樣的習俗也延續到了今日,不少人在立冬這天也會設壇準備祭品祭祀上天。
2. 祭拜祖先
除了感謝老天爺外,立冬這天也會進行祭拜祖先的儀式,感謝祖先保佑,讓後代子孫們得以平安度過這一年,並且也祈求祖先繼續保佑,讓全家在未來一年也能順順利利。
3. 冬令進補
為了抵禦冬天的寒冷,因此在立冬好好進補也是非常重要的習俗之一,過往是為了犒賞自己這一年來的辛勤勞動,因此在這天休息一下、並且準備豐盛的菜餚好好享用,演變至今則成為人們「冬令進補」的時機,在這天吃一些藥膳補湯好好補一下,讓自己能夠更健康地度過寒冷的冬天。
4. 吃水餃
相傳水餃最早是在立冬時被發明出來的,在東漢末年時,有著「醫聖」之稱的名醫張仲景看見很多百姓因為天氣寒冷而凍壞耳朵,於是便將羊肉、辣椒、當歸、生薑等驅寒食材煮熟後切碎,再將其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當時這種食物便被稱作「餃耳」或「餃子」,將其煮熟後的補湯被稱作「祛寒嬌耳湯」,透過這樣的食補方式來達到充飢及抗寒的效果,而水餃也因此流傳至今。
5. 冬泳
也有不少人會選擇在立冬這天進行冬泳,像是在特別寒冷的地區如湖北武漢、黑龍江哈爾濱等地,除了用這樣的方式迎接冬季到來以外,也以此作為鍛鍊身體的方式之一。
(Pinkoi)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