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0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桃園大溪仁和宮慶祝開漳聖王來台 開基建廟350週年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11-11 03:25: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桃園大溪仁和宮慶祝開漳聖王來台 開基建廟350週年

觀傳媒 2022/11/10 19:34

(桃園新聞)【觀傳媒記者潘明賜/桃園報導】桃園市大溪區仁和宮慶祝開漳聖王來台開基350週年暨宣揚傳統節義精神社會教化活動,今(10)日上午舉行。市長鄭文燦致詞指出,大溪仁和宮自清康熙12年(西元1673年)建廟至今,已有350年歷史,也是桃園第一座祭祀開漳聖王的廟宇。為迎接開漳聖王來台開基建廟350週年,仁和宮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除了邀集各宮廟和分靈神明共襄盛舉,今晚也在廟埕熱鬧舉行台語金曲演唱會,節目相當精采,吸引許多鄉親扶老攜幼到場觀賞。


今日包括立委趙正宇、市議員議員李柏坊、市府地稅局長姚世昌、資科局長余宛如、民政局主秘呂宜臻、大溪區長陳聖義、大溪仁和宮董事長藍勝民、副董事長藍文川、台灣開漳聖王廟團發展協會理事長王榮華、大嵙崁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世明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鄭文燦表示,大溪是桃園歷史的起點,也是台灣文化的故鄉,開漳聖王更是重要的在地信仰,期盼神明庇佑大溪大建設與大進步。桃園在開發的過程中,三官大帝與開漳聖王都是重要的信仰,其中開漳聖王信仰源於漳州閩南人與客家人,其過海來台建立家業後,也將此信仰傳入台灣社會,而後落地生根,成為本地主要信仰之一,與桃園的發展相當密切。

目前桃園共有18間開漳聖王廟,包括大溪仁和宮、福仁宮、以及大園福隆宮等,都是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另外,鄭市長感謝大溪仁和宮董事會的用心,即使創廟歷史悠久且經過多次整建,仍保有廟宇的傳統及莊嚴之美。

鄭文燦表示,大溪除了廟宇眾多外,也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市府近年除興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推廣在地木藝文化外,也在大溪推動三大計畫,包括「大溪老街改造計畫」、「大嵙崁計畫」及「北橫國家風景區」,希望藉由此三大計畫帶動大溪的觀光及發展。

市府在大漢溪流域推動的「大嵙崁專案計劃」,除完成「打造悠活騎樂休閒園區景觀工程」、「大嵙崁親水園區景觀工程」外,也在「中庄景觀土丘」舉辦桃園國際風箏節等。同時,在大漢溪堤岸旁規劃多處濕地與河濱公園,目前「山豬湖生態公園」已完工,未來將闢建「大嵙崁地質公園」(化石公園)及「瑞興濕地公園」,預計成為民眾休閒的好所在。

另外,大溪原有的3座聯外跨河大橋(大溪橋、武嶺橋、崁津橋),今年再增加一座長約419公尺的「中庄吊橋」,預計明年1月開放通行,可望讓大漢溪兩岸來往更加方便。

鄭文燦表示,大溪近年發展迅速,其中「埔頂重劃區」人口不斷移入,生活圈逐漸成形。市府近年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推動「國道3號銜接台66線增設系統交流道工程」、「國道3號增設桃園八德交流道工程(大鶯豐德交流道)」等。

未來大溪將有2處交流道(大溪交流道、大鶯豐德交流道)連接北二高,除能有效紓解車流外,橋下空間亦可用於增設休閒設施等。市府近年更積極提升埔頂地區生活品質,如改造大溪埔頂公園為親子公園,未來也將興建圖書館等設施,針對軍方釋出的埔頂營區土地,將予以活化,預計規劃為轉運站、住宅區等,希望讓大溪成為更好的生活圈。(照片由桃市府提供)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8 06:3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