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6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教以教義思想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11-30 00:25: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教以教義思想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構建和諧社會,人人有責,需要腳踏實地的艱苦努力,需要社會各界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參與。我們道教界對社會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胡錦濤主席曾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道教應發揮如下作用。


01道教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思想,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是社會的細胞,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則是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更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引導人們從善去惡,要求嚴格自律,加強道德修養,要人們自潔、守正、淡泊名利、無為守靜。主張:「慈愛和同、異骨成親」和「濟世利人」,是人與人之間都是親兄弟、親姐妹,彼此之間沒有壓迫、沒有欺騙。要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做到誠實守信,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寬容。積極參加社會扶貧、救災、助學、助殘等公益事業活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宗教和睦,社會和諧貢獻力量。


02主張「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生態智慧。可以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道教視天、地、人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主張善待萬物,要求人類社會必須認識自然、順應自然,一切按自然規律行事。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有責任和義務協調關照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關係,要積極主動地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宇宙空間和自然界之祥和。只有對自然生命的尊重,才會有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道教提倡「貴生」為人類社會的美德,要求人們尊重生命,保護生命。道教認為,維護整個自然界的和諧與安寧,是人類本身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前提。


03強調「眾生平等」的思想,可以促進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社會的和諧,必須依靠人人遵守社會規範來維持。老子《道德經》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種天道與善說,就充分體現了一種平等思想。還有道教在學道修仙的道路上,也是提倡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學道,人人都可以得道,這種「眾生平等」的思想與構建和諧社會所倡導的「公平正義」的思想是有一致性的。


04闡述「天道承負」的思想。是指,後人承受先人過失之惡果為「承」,先人有過失遺患於後代為「負」,就是因果關係。經曰:「力行善反得惡者,是承負先之過,流災前後積來害此人也。其行惡及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積蓄大功,來流及此人也」。道教認為,行善不昌,祖上必有餘殃,殃盡必昌;行惡不滅,祖上必有餘德,德盡必滅。儒家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感應篇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在這樣的教義思想,規範人的行為,要修心、修善、積德、修性等修持法。

05以「行善抑惡,積德成仙,」為修持準則。積木成林,積石成山,積水成海,積善成福,積惡成禍,禍福之源,本自一心,積之方成可不慎之?神仙是「累世修行」而成的,是可以通過「積功盈德內修其心,外積其行」而獲得的。認為積善功才能通天神,才能得道。包括「無爭、無私、無欲、返樸歸真、忘我、忠信、寬容、節儉、教化」等諸多方面。以戒惡從善,為勸化世人。


06要「持戒律己,端正品行」的道德規範。所謂戒律。是戒諸惡行也,律是自律,完全靠自己來規範自己,完善人格和道德。戒,指防備、警惕、警戒、告戒等;律,指規律、約束等。即道教約束道士言行防止違反教規玄范的警戒條文。道教徒必須先守五戒:第一戒殺,(—切眾生,皆不得殺)第二戒盜,(非己之物,皆不妄取)第三戒淫,(非夫婦者,皆不得犯)第四戒妄語,(非屬實者,皆為妄語)第五戒酒(非病非法,皆不得飲)。

初真十戒: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成萬物;
第二戒者,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行陰德,廣濟群生;
第三戒者,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
第四戒者,不得淫邪敗真,穢慢靈氣,當守貞操,使無缺犯;
第五戒者,不得敗人成功,離人骨肉,當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第六戒者,不得饞毀賢良,露才揚己,當稱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
第七戒者,不得飲酒食肉,犯律違禁,當調和氣性,專務清虛;
第八戒者,不得貪求無厭,積財不散,當行節儉,惠恤貧窮;
第九戒者,不得交遊非賢,居處穢雜,當慕勝己,棲集清虛;
第十戒者,不得輕忽言笑,舉動非真,當持重寡辭,以道德為務。

這十戒,托虛皇天尊所命,能做到者,天神護佑,永脫一切苦腦。道教戒律主要目的是淨心,心淨則行明,行明則身正,身正則有德,有德則道成。


07道教對「社會倫理道德」的影響。道教的長生成仙信仰是以倫理道德為前提,以「道」為中心。呂祖就說:「未修仙道,先修人道」。所謂「人道」就是以倫理道德為內容的做人準則。《抱朴子》說:「欲求仙者,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道經還說:「欲修道者,務必臣忠、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感應篇》曰:積功累德,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9-29 12:2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