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3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文字也有靈!敬惜字紙的敬聖亭文化你知道嗎?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12-7 00:35:1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文字也有靈!敬惜字紙的敬聖亭文化你知道嗎?

俗話說萬物皆有靈,但你知道寫在紙上的文字也有靈嗎?以前受科舉制度影響,所以古代文人謹守「敬惜字紙」的理念,並延伸出文字有股「神秘力量」的說法,他們認為如果隨意丟棄或踩踏字紙就會遭遇眼瞎等不幸事情。那麼字紙到底該怎麼處理?於是「敬聖亭」文化便誕生了。

▲古人認為寫在紙上的文字有著神奇力量。(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所謂的敬聖亭是以前文人焚燒字紙的地方。如前文所述以前字紙可不能亂丟,因此文人就會專程把不要的字紙拿到敬聖亭來燒毀。這除了是敬重文字與珍惜紙張的一種表現外,其實也象徵著對造字之神「倉頡」與紙張之父「蔡倫」的崇敬。

▲竹山社寮敬聖亭。(圖/翻攝自文化部)


一般敬聖亭多設立在孔廟或是文昌宮前,並且還會有仕紳階級組建惜字會,並分為會員與爐主。會員的任務就是將各地被丟棄的字紙蒐集,接著把這些字紙洗乾淨後曬乾再集中火化,最後再把這些「字紙灰」加點香火打包後供奉在倉頡牌位前,由此可知以前人民對於惜字惜紙的風氣。

▲倉頡金尊。(示意圖/翻攝自東港東隆宮-國定民俗東港迎王臉書)


而台灣最早的敬聖亭文化起源尚未明朗,目前根據相關文獻記載只能得知,清朝雍正年間有位叫做「施世榜」的讀書人曾在台灣府城大南門外建立敬聖樓。另外,清朝可說是人民最惜字惜紙的時期,當時全台各地都能隨處看到敬聖亭,但之後乙未割台後許多建築都被廢棄,而敬聖亭就是從那時開始沒落。

但近年來敬聖亭被許多民俗文化人士認為是具有稀少性的,並且這項建築也代表惜字的歷史文化,所以逐漸被保存、修復下來。

(寶島神很大)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8 18: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