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01|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教為什麼要提倡無為呢?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12-21 01:28: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教為什麼要提倡無為呢?

難道是教我們在家裡什麼都不干,然後混吃等死?如果你這樣理解那就大錯特錯了。我所理解的無為應該是指:根據當時的情勢以及事物發展的規律做出順勢而為的行為,即順應自然的變化規律,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而不人為做作,從而達到無為而又無所不為的境界。《淮南子•原道訓》:「無為為之而合於道」。道家的「無為」,是清靜自守之義,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達到的「合於道」 的理想境界。能達到這種理想境界便無所不能為(「無為而無不為」)。


道教中的「無為」一般包含著兩層含義:

一是崇尚天道(自然法則),即人與自然界之間的自然無為。提出「道法自然」「天地生萬物,然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二是崇尚人道(人事規範),即人類活動應與天道般自然無為。提出「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也」。其中在崇尚人道方面又有兩層意思,一即提倡人應順應自然界,隨緣而動,不要隨意破壞自然的和諧與平衡;二即社會人際關係方面,提倡應統治者效法「道」的自然無為精神,儘量簡化社會的各種制度與規範以保持民間民風純樸。無為謂之一人正而化天下正。由此可見無為不是無所作為,不是無所事事,而是不做違反自然法則的事。不該乾的不能幹,該乾的必須干,不能反著來;否則就是違背了天道。


道教提倡無為的思想,源於《道德經》: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因此道教以「無為」作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魏晉以後,「無為」逐漸成了道教社會觀的基礎。河上公在《老子注》中說:「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萬民」。所謂「治身」的「無為」,應當「無為事主,無為事師,寂若無人,至於無為,」這樣才能全身、去危、離咎。所謂「治國」的「無為」,應當按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來治理天下,這樣才能使黎民百姓得益。


怎樣才能做到「無為」呢?

《雲笈七籤》指出:「欲求無為,先當避害。何者?遠嫌疑、遠小人、遠苟得、遠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處鬧、慎力斗。常思過失,改而從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時機、通術數。是則與聖齊功,與天同德矣」。可見道教的「無為」,並非消極避世,而是應該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通曉自然和社會,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所以說「無為」並非無所作為,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應該按「道」行事,處世立命必須摒棄妄自作為,遠禍慎行,追求樸素節儉、清心寡欲的境界。

來源:逍遙散人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2-12-25 19:55:43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pllearner 於 2022-12-25 19:58 編輯

"無為" 經由文字比較法逼近原意,即滿足"無"的條件而有所作"為"。
比如:建德若"偷"。
"偷"即無為的一種表現。請問如果你東西被偷之後是否感到這是一種無為的表現呢?
老子要說的是聖人常無為而無不為。

滿足"無的條件"而有所作為。即幫助他人一個忙,但要建德若"偷"。(偷偷幫助他人)
如:學生快要遲到了,公車司機(大概心裡清楚時間)盡量開快車。幫了他一把。
又比如: 有人以不記名的方式捐款到慈善基金會幫助偏鄉兒童的營養午餐。(滿足無的條件(無名氏))

道(宇宙間萬物運行不滅的規律)常無為而無不為,應該就是這個意思。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8 23:3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