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5-8-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94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411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臺灣妙妙廟─媽祖的新家
1895年日軍攻臺,臺灣民主國大總統唐景崧棄官逃回大陸,臨走之前他來到巍峨輝煌的臺北府天后宮,將大媽帶走,留二媽繼續庇祐臺灣人民,1913年,日本第五任駐臺總督佐久間馬太,將臺北府天后宮拆除,改建「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以及新公園,二媽被日人棄置於台北廳儲藏室。
數年後,三芝鄉黃見龍至台北廳參加區長會議,冥冥之中似受感召,走入後方儲藏室,好奇掀開布幔,見一金面媽祖神像,經詢問得知為臺北府天后宮金面二媽,黃見龍向日本管理人員請求迎接神像至三芝供奉,立即獲准。
金面媽祖便這樣來到了三芝,初期供奉於信眾林甘娘處,1919年,三芝福成宮建成,正式恭迎金面媽祖入廟鎮宮,庇祐三芝迄今。
福成宮建廟尚未百年,但卻因金面二媽與臺灣史上的重要事件產生關聯,是其特殊之處!
樂風於去年媽祖文化祭時得知小基隆福成宮這段故事,昨日趁空造訪聖廟,廟裡的劉先生十分熱心的介紹金面媽祖的由來。
目前金面媽祖在一樓,二樓則為鎮殿媽,其他神明還有福德正神、城隍爺、五穀大帝、註生娘娘等等。廟裡還有福成宮歷次參加媽祖文化節的照片,裡面有張石橋照片,橋的一端有對抱鼓石,經詢問廟方說是當初臺北府天后宮遺物,目前位於臺北賓館。
上圖是位於二樓的鎮殿媽,為泥塑作品。
二樓太歲殿中,有石製香爐,下方有三力士扛鼎,十分有趣!
回到一樓,看到柱子上被抹去的痕跡,大概又是民國七十幾年的傑作。
龍邊有「芝蘭城隍」一尊,為何名為芝蘭城隍,忘記問了,推測大概是從某處分香而來的吧。
福成宮曾於民國九十年重修,將原先黃龜理大師木雕作品(民國25年作)拆下放置於會議室,廟方熱心的引領我入內觀看,也讓我大開眼界。
臺北市於2004年開辦北臺灣媽祖文化節後,年年邀請福成宮金面媽祖回鑾,去年回鑾之時,更是風雨來朝,當北臺灣眾宮廟之媽祖駐蹕於二二八公園後,韋帕颱風隨即來到,我和劉先生談起此事,他仍對這一神奇現象記憶深刻,不曉得各位讀者以為如何呢?
(樂風的民藝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