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77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傳經咒] 讀《清靜經》,尋修行路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演蝦是裝瞎的最高境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8-4 05:50: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讀《清靜經》,尋修行路

道教修行的術法包羅萬千,很多初學道的人們在面對不同的修證方法時,總是會一片迷茫,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去學習,更不知道究竟哪一種方法適合自己。

其實,只要功夫深,人人都是可以掌握一定的方術方法。但在術法背後,道教修行的心法更為玄妙。

道教心法以清靜為本,修心煉性是一門無為的功夫,越是想要得到清靜,偏偏越會生出三毒五苦。

道祖講“為無為”,究竟如何在有為之中見得無為的妙處,著實難倒不少學道人。而其實,道教最根本的心法就在我們日常誦讀的經典中。

被譽為道教修行第一經的《清靜經》,用短短幾百字便為修道之士指明了方向。道教中有道經師三寶,一切修道的奧妙皆可從三寶中找到解答。這其中,以鳳篆龍章而稱聞的經寶,則起著文以載道的意義。道教經典中記錄的均是歷代祖師修仙證道的體悟,因此對大眾學道時遇到的疑惑多有解答。


在卷帙浩繁的經典之中,《清靜經》被列為玄門清修第一典籍,且放在了《日誦早晚功課經》的第一篇章,由此足見其地位之重。究其原因,只在於這一篇短短的經文著實點破了修真的關鍵——“清靜”

《清靜經》,全稱為《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整篇經文的奧秘便在這九個字的標題中。單從字面意思理解,可知本經是太上老君說于世人聽聞的一篇經典。

經中主旨在於“清靜”二字,又因修道人要臻達“常清常靜”的妙處,所以重點還突出一個“常”字,乃取恒常之意。太上老君告知天下修道人能夠實現恒常清靜的法門,便在此經之中。

道教以三清為最高神信仰,人們慣常把道德天尊視作太上老君。你我身在之凡塵本來是一個聲色世界,我們所能看到、聽到的一切內容,都是有形有相的物質存在。聲色物質認知的極致,乃是以至大、至高、至壽、至尊為代表。

道教的宇宙生成觀認為,世間萬物皆是道氣所化,因而有一氣化三清之說。

《老子想爾注》中曰:“道者,一也。一散為氣,聚為太上老君。”此太上老君,則是與人世間的大、高、壽、尊一一對比,且是對有形象之稱謂的超越,因此禮拜太上,便是從有形的認知中去體悟大道虛空的過程。

也即是說,若人們能夠把對世間萬象的執著再精進一層,去參悟到萬有背後的真空是什麼,自然也就能悟出道果了。


我們生而為人,或主動、或被動地和人間世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聯繫,若是定性不足,就會被外界的物欲牽引而去。莊子稱其為“物化”,是說人的情志被外物所化,從而失去了對自身自然之道的感知。

如此一來,又何以去求清靜中的恒常呢?基於此,《清靜經》著重闡述了眾生求恒常之道的不同層次。其開篇言大道生化天地萬物,告知人們世間一切有形有相均是道氣所化,你所執著追求的不同事物之間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世間萬物有陰有陽、有清有濁,正是在陰陽的相互轉化之下萬物才得以生成、生長。

人們難以清靜身心,是因為內心總是被欲求牽引,只懂得向外釋放自己的情志(這是屬於陽的表現),卻不懂得收斂內心(這是屬於陰的表現),於是就會造成陰陽不調、清濁相分的結果。一旦與大道運行的本真相背離,所謂的修行也就失去了意義。

鑒於世人往往總是沉迷在欲望和誘惑中,《清靜經》中便為眾人求清靜提出了一個漸進的層次:

首先,要知人之心神本好清靜,修行必是要下一番澄心去欲的功夫。

經文中寫道:“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這番話將人們之所以不得清靜的原因說得透徹,反觀之,想要求得真清靜,就要以“逆則成仙”的方向去倒施而行。

既知因為被物化的欲望牽引而失去了清靜,那麼首要一點就是絕除外欲的誘惑,進而澄澈自己的內心。

一內一外,這同樣是從陰陽兩個方面入手。單純地強調外欲,就會導致人們對塵俗的脫離。偏安一隅並不能換來心性上的安寧,若是心中無雜念,他物又何能傷我分毫?

正如東坡居士那句名言;“八風吹不動,現出紫金蓮。”幡動還是風動其實都沒有關係,唯有看客的心動了,才使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漣漪。

其次,主動去澄心滌慮是屬於有為法,與此同時,也應該認知到去欲的念想也是一種欲求。


《清靜經》中還要求人們要內觀其心、外觀其形、遠觀其物,通過對這三者的透析,可以證悟有無相生的道理。

唯有從有中才能去證無,從五色世界中才能夠體會到真空的境界。因此而言,想要求清淨,並不是對紅塵的捨棄,而是於塵中煉心,於萬物中複觀萬物之道。

立足於此,才能夠明白所求的清靜本來也是一場空。求空、求不空,相互辨證之間或可以悟出“空無所空”的道理。

經中要求對心、形、物三者的觀照,其實是從一切有相之中洞察心中的湛然常寂。真正的大清靜,在於不因外物的變化而動搖內心的真常。經中又曰“真常應物”,是指在面對任何情況時都能守住心中的本然一性。

事來,則淡然處之;事了,則去留無意。此即是曰“常應常靜”。唯有以恒常不變之心去應對萬物,才能徹底證悟自身的恒常不變之清靜,於此即可曰得道矣。

然而雖名得道,卻也不可以因此而生出高低等級之分。老君雖然提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但並沒有把上士與下士、上德與下德放在相互不容的對立面。

正相反,每個人在修真悟道的不同階段都會產生不一樣的感悟,執著於任何一種道果亦都是中了欲求的毒。

綜上所述,《清靜經》不僅為大眾講述了清靜的妙處,更著重闡發了得清靜的步驟,以及如何實現“常應常靜”的道果。

這三個層次的遞進,正是從有為向無為的參化。回照修行本身,不著萬物、不生貪求、不出妄想、不念有無,守住了恒常的心,便可守住了恒常的清靜大道。

再退一步言,雖然我們仍在生死愛河中流浪翻沉,可不歷經這一場有無、空色、執放的辨證,又哪裡能悟得出大道虛無的要義呢!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信者恆信乎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25 04:13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