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4-4
- 最後登錄
- 2025-5-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05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6162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痛風分真假?風濕科提發生後處置 好發年齡與部位揭密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不少人飽受「痛風」困擾,而痛風主要是因血中尿酸值過高,形成尿酸鹽結晶,造成的關節炎。實際上,痛風是有分「真假」的!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在FB表示,假性痛風是微焦磷酸鈣結晶沉積所致,又稱為「焦磷酸鈣沈積症」。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解析,一旦發病症狀類似急性痛風,關節疼痛的症狀可能影響到任何關節,但最常發生在膝蓋、腳踝、手腕和手肘等中大關節。
假性痛風是代謝產物的堆積,危險因子包含年紀、退化性關節炎、鎂離子過低、磷離子過低、副甲狀腺亢進,以及血色素沉積症等等。發生族群上,男性和女性的比例相當,容易好發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年紀越大患病機率越高,如果關節曾經有受過傷、開過刀,年輕人也可能發生。與痛風不同的是,假性痛風只要症狀消除、不再疼痛,就可以不用服藥。
▲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解析一般痛風與假性痛風。(圖/截取自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FB)
核稿編輯:連慧婷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