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6-7
- 最後登錄
- 2025-1-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23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921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離岸風電成國家能源轉型火車頭 政院將促第三風場開發 世紀風電 6793天力離岸 森威能源
2023-09-07
CBAM(歐盟碳淨調整機制)即將於今年10月試辦上路,對於國內碳密集型產業而言,淨零轉型已是刻不容緩,而在國家政策中,能源轉型最為關鍵,而其中離岸風電不僅是推動轉型的領頭羊,未來的發展更高度可期。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日前就指出,以風力發電為例,已經進入第三期風場的開發階段,讓廠商都能以合理的價格買到風電,政府將在審查流程與融資信用保證等作業上,協助開發廠商持續推進。沃旭能源台灣公司董事長汪欣潔則強調,政府應該加快離岸風電推動的速度、放寬產業關聯性上的限制與風場規模的規劃政策上,提供廠商一個合理合宜的投資與建置。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於日前參加勤業眾信與天下雜誌舉辦的「共好台灣 淨零綠能大未來」論壇時,就行政院所規劃的能源轉型政策,發表了精彩的短講;鄭文燦表示,總統大選到了!能源轉型與淨零政策是必考題,外銷歐美等地的高科技業與製鞋業等供應鏈廠商首當其衝,都必須面對降低碳排的承諾與管理,所以,綠電的開發與擴增是有高度迫切性的。以離岸風電為例,投入7年以來,目前已進入第三風場地開發階段,從無到有,風電產業的學習曲線也已慢慢成熟。
在國家綠能最大化的能源轉型政策下,行政院會縮短行政審查流程,在一定條件下,開發商能在合理的期程內獲得許可。他並強調,隨著風電在台灣開發條件逐漸成熟,將著手促成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規中,能讓風電開發商獲得必要的融資,且要推動風電信用保證制度,售電合約中間的空窗期,政府可以出面提供擔保。同時,行政院仍會繼續促成風電相關產業成長,無論是葉片、機電設施或是水下基礎等,建立穩定的國產化供應鏈與國際化競爭力,成為亞洲風電產業的搖籃。
離岸風電開發有瓶頸 期盼政府開放與正視
但無論是國際大環境或是國內,離岸風電的開發都正面臨重大的挑戰;國內最大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台灣公司董事長汪欣潔則表示,沃旭在台灣推動風電開發的承諾仍然堅定,但希望政府能夠放大風場的規模,讓企業用戶都能精準地掌握綠電的採購數量,並開放全自選模式的在地產業關聯性項目,有助於資源投入具市場競爭力的本地項目,回歸市場機制。
汪欣潔進一步指出,沃旭能源自2018年投入台灣離岸風場地建置,已有卓然成效,在公私協力的合作下,克服各項挑戰,不僅於2022年底完成歐洲以外首座離岸風場運維中心,更預計在2025年完成彰化第二風場的建置,讓台灣成為亞太地區離岸風電的最佳示範。
汪欣潔認為,當前全球所面臨的俄烏戰爭造成歐洲國家天然氣供應短缺,轉而大量建置離岸風電,促使開案量驟增,美國與日韓等國也不遑多讓,屆時,都會集中於2026年爭取資金到位,並於2028年到2030年間併網。因此,台灣第三個風場地區段開發,幾乎與上述時程相當,若是風場的規模等條件不佳,本地的專案將難與國際競爭資金與供應鏈資源,離岸風電船舶人員的需求遠遠大於供給,即是一例。
所以,她認為,台灣正啟動的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的政策就至關重要,是決定未來離岸風電發展的決勝時刻。她提出,速度(speed)與規模(scale)將是關鍵:
應該要放大風場地規模,提升專案的確定性:投標容量應該等於獲配能量,避免風場專案獲配後,得重新規劃財務模型,甚至棄標,也能確保企業用戶能精準掌握綠電採購數量;
強化評比機制,加速綠能建置:調整評比機制,讓財務與技術能力成為評選優質風場專案的關鍵,建立風場如期完工的常態,以穩定提供綠電。且應該及早規畫並公告2030年後的海域空間、裝置容量及併網點,協調放寬領海內離岸風電設置的限制;
確保政策執行的彈性,邁向自由市場:開放在地產業關聯性項目地權自選,有助資源投入具市場競爭力的項目。產業關聯性的方案審查可以嚴謹,執行則應該要回歸商業機制。讓風場業者與供應鏈的合約與履約問題,回歸商業機制處理。
與會的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也呼應汪欣潔的說法;他認為,台灣發展綠電的腳步還不夠快,當前全球氣候已處於緊急狀態,落實淨零綠能已是當務之急。台灣永續基金會電力使用與能源轉型民意調查數據就顯示,近3年來離岸風立的公共信任度都高達4成,是民眾認為台灣未來適合的發電方式之一。
台灣離岸風電逐漸成熟 但仍亟需接軌國際
與會的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副總經理李靜婷則表示,近年承作風電開發案的融資,著重於風險的控管;但由於國際信評機構對於國內企業的信評數據相當缺乏,都造成審查評估的時間會拉長,但這個現象已經慢慢在改善;目前中信金控總計雖然承作過5個風電購電案的融資案,但仍認為,融資採取信用支持的做法,並建議購電方提前與開發商及輸出信用保證機構(ECA)溝通,進一步的建立符合市場標準,開發商、銀行團及購電方都能接受的CPPA(企業購售電合約)。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執行副總李介文引用RE100 2023年的報告指出,台灣仍屬於綠電不易採購的區域,雖然國家風力發電政策目標明確,安裝能量有增加,但進度卻明顯落後,值得高度關注。
台灣經濟研究院新興市場中心主任劉名寰則點出,近年全球局勢變動劇烈,無論是在商品、人員、服務與資金上,都從全球化走向區域化,由過去的比較利益,到現在強調安全地供應,是全新的典範轉移;風險控管就成為關鍵性的要件,我們從俄烏戰爭所造成的大宗物資價格狂飆與歐盟國家的能源危機,都能看得到。淨零碳排的重要性被高度重視,其中太陽能與風能正視被寄予厚望的再生能源。
但他強調,推動風電等再生能源增長的政策,必須從正確地制度著手,創造必要的誘因,促使行為發生,才能產出預期的績效。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瑋也同意這樣的說法。趙家緯認為,台灣地狹人稠的地理環境,應該被視為挑戰,而非限制,政府需要更全面周延地規劃,來因應地方對再生能源的抗拒;以新近通過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強制要求新建案屋頂光電建置的條例來說,正是突破限制,拉升綠能的重要勝利之一。
趙家緯向國內企業喊話,企業不應該只是綠電的消費者,也能當形塑者;他認為,企業理當要成為氣候轉型計畫的關鍵核心,開始檢視自身所參與地產業協會或合作聯盟,是否有違背阻卻全球升溫攝氏1.5度目標的倡議或行為,未遵循永續發展的政策。且企業更應該要身先士卒的揭露現在與近期正在採取哪些行動才支持氣候政策,說明可協助實現目標的主要做法,才是負責任的淨零轉型的參與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