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對身心關係的看法:內丹理論的性命雙修
道教是中國文化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宗教,它的最高形式是內外丹道。其中的內丹以人身為爐鼎,以人的精、氣、神為藥物,主張人不分男女貴賤,得修煉之訣即可成仙。性命雙修是內丹中的一種修鍊形式,它以對身與心關係的獨特理解為理論基礎。性指人的精神、心靈方面,命指人的身體方面。
早期道書中關於神、形、氣三者關係的論述極多,基本觀點皆秉承《黃帝內經》與《淮南子》。唐代道書《無能子》說:「夫性者,神也;命者,氣也。相須於虛無,相生於自然。」(《析惑》)這是說精神和構成身體的氣在形而上的先天性命中是合一的,在自然運化中生成的肉體中可以分為二種性質不同的元素。在宋金元新道教的內丹各派中,精神和肉體的關係尤為修道者所重視。如全真道北宗祖師王重陽說:「性者神也,命者氣也。……性命是修行之根本。南宗高道白玉蟾說:「心者氣之主,氣者形之根,形是氣之宅,神者形之具。神即性也,氣即命也。」
在內丹理論中,性命分形而上之先天性命和形而下之後天性命。先天之命指宇宙間混茫之氣,相當於老子的「道」。先天之性指混茫之氣中潛存的人的本性,相當於儒家的「天命之性」、「本然之性」。後天之命指演化為個體的人之後由構成此人之身的氣所決定的身命。後天之性指先天元神在具體身命中表現的精神現象。先天性命統一於宇宙,後天性命統一於人心。就哲學形上學言,由先天性命到後天性命是各自演化的,但性與命二者間有一種自然的冥合。就這一點說,性不是命的屬性,性與命是二種不同本原的實體,它們雖在演變為後天性命,統一於一人之身後可以互相影響,但就承認性命各有先天說,它們是二種不同質的東西。未始性之性,未始命之命,即先天性命;吾身之神氣合之性命,即後天性命。先天性命為真性命,後天性命為假性命,道教內丹之法,就是通過修煉使假性命返回真性命。具體過程是「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具體說來,就是通過靜定之功,將為嗜欲主宰的身體在觀想和體驗中化為無欲望之氣,將無欲望之氣化為精微之氣,將精微之氣還於宇宙混茫之本然之氣。這是逆的方法,即從後天返先天。這套功法就性功言,是將為情慾、識神所役使的身體煉為天地之性、元神之性。就命功言,是將為情慾、識神斫喪的身體,返回神氣合一、生機洋溢的本體。性功命功實際上皆「歸根復命」的功夫,皆自靜定的生理狀態、心理狀態始。所以內丹功法實際是神與氣的修煉:「丹道千言萬語,不過神氣二字。始而神與氣離,我即以神調氣,以氣凝神。終則神氣融化於虛空。」
內丹理論既以為後天性命中性與命可析為二,所以在性命雙修中可有先命後性和先性後命的區別,但實際上從性命合一說,二者只是統一的功法中的不同指向。就其心神上修治憧憧往來之思、沸騰熾盛之欲,從而使心達於靜定之境這個階段說,是性功;就達到靜定之後將身體觀想和體驗為某種物質而與宇宙本體融合為一這個階段說,是命功。按內丹性命雙修的理論,性功必達於命功而後方為修行的完成,命功必以性功為基而後其觀想和體驗方可實現。而就作為身心合一的個體生命言,命與性、精神與肉體在修行的任何階段都是互相影響、不可截然分離的。所以性功與命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這也就是《天元丹法》所概括的:「先持戒定慧而虛其心,後煉精氣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則命基永固,心虛澄則性本圓明。性圓明則無來無去,命永固則無死無生。至於混成圓頓,直入無為,性命雙全,形神俱妙也。雖然,卻不可謂性命本二,亦不可做一件說,本一而用二也。」
就身心關係說,道教內丹理論主張先天身心合一,各自如如而不互相影響;後天身心各有其形上來源,因而不能說身為本體,心為它的作用和屬性。後天身心平行而互相影響。性功作用於精神,命功作用於身體,兩者互相平行,但又互相影響。心的凝聚和身的收斂互相影響對方,共同完成修道過程。達到終極圓滿即「成仙」之後,又返回身心合一各自如如的狀態。而所謂先天身心合一,只是比喻的、象徵的,因為先天無所謂身和心,後天的身心關係則是實然的、具體的。
(形而上3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