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4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最根本的道教心法,就在《清靜經》中!
道教心法以清靜為本,修心煉性是一門無為的功夫,越是想要得到清靜,偏偏越會生出三毒五苦。道祖講“為無為”,究竟如何在有為之中見得無為的妙處,著實難倒不少學道人。而其實,道教最根本的心法就在我們日常誦讀的經典中。
《清靜經》,全稱為《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整篇經文的奧秘便在這九個字的標題中。單從字面意思理解,可知本經是太上老君說于世人聽聞的一篇經典。經中主旨在於“清靜”二字,又因修道人要明悟“常清常靜”的妙處,所以重點還突出一個“常”字,乃取恒常之意。太上老君告知天下修道人能夠實現恒常清靜的法門,便在此經之中。
我們生而為人,或主動、或被動地和人間事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聯繫,若是定性不足,就會被外界的物欲牽引而去。如此一來,又何以去求清靜中的恒常呢?
基於此,《清靜經》著重闡述了眾生求恒常之道的不同層次。其開篇言大道生化天地萬物,告知人們世間一切有形有相均是道氣所化,你所執著追求的不同事物之間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世間萬物有陰有陽、有清有濁,正是在陰陽的相互轉化之下萬物才得以生成、生長。人們難以清靜身心,是因為內心總是被欲求牽引,只懂得向外釋放自己的情志,卻不懂得收斂內心,於是就會造成陰陽不調、清濁相分的結果。一旦與大道運行的本真相背離,所謂的修行也就失去了意義。
鑒於世人往往總是沉迷在欲望和誘惑中,《清靜經》中便為眾人求清靜提出了一個漸進的層次:
首先,要知人之心神本好清靜,修行必是要下一番澄心去欲的功夫。
經文中寫道:“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既知因為被物化的欲望牽引而失去了清靜,那麼首要一點就是去除外欲的誘惑,進而澄澈自己的內心。一內一外,這同樣是從陰陽兩個方面入手。單純地強調外欲,就會導致人們對塵俗的脫離。偏安一隅並不能換來心性上的安寧,若是心中無雜念,他物又何能傷我分毫?正如東坡居士那句名言:“八風吹不動,現出紫金蓮。”幡動還是風動其實都沒有關係,唯有看客的心動了,才使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漣漪。
其次,主動去澄心滌慮是屬於有為法,與此同時,也應該認知到去欲的念想也是一種欲求。
《清靜經》中還要求人們要內觀其心、外觀其形、遠觀其物,通過對這三者的透析,可以證悟有無相生的道理。唯有從有中才能去證無,從五色世界中才能夠體會到真空的境界。因此而言,想要求清靜,並不是對紅塵的捨棄,而是於塵中煉心,於萬物中複觀萬物之道。
經中要求對心、形、物三者的觀照,其實是從一切有相之中洞察心中的湛然常寂。真正的清靜,在於不因外物的變化而動搖內心的真常。事來,則淡然處之;事了,則去留無意。此即是曰“常應常靜”。唯有以恒常不變之心去應對萬物,才能徹底證悟自身的恒常不變之清靜,於此即可曰得道矣。
然而雖名得道,卻也不可因此而生出高低等級之分。老君雖然提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但並沒有把上士與下士、上德與下德放在相互不容的對立面。正相反,每個人在修真悟道的不同階段都會產生不一樣的感悟,執著於任何一種道果亦都是中了欲求的毒。
綜上所述,《清靜經》不僅為大眾講述了清靜的妙處,更著重闡述了得清靜的步驟,以及如何實現“常應常靜”的道果。這三個層次的遞進,正是從有為向無為的參化。回照修行本身,不著萬物、不生貪求、不出妄想、不念有無,守住了恒常的心,便可守住恒常的清靜大道。
來源:道站
|
|